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我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经典的怀古之作,它就是一代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2抓住意象,体会意境特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3品味本词的语言之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了解“咏史怀古诗”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①这首词的??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
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
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这首词的下阕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事、化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借古讽今。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更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小结:概括词的上下阕的内容;思考:下片抒发的这种悲愤的情感与上片的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全文总结;写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题1: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明确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问题2:下面这首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都运用了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金陵怀古(其一)
王安石
霸主①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释:①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