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洋洲音乐;为重要的声音元素。“两手拍击,不仅是自己的双手,也包括拍他人的手。另外,拍打膝、大腿的内侧和外侧、胸、腕、肘的凹处等,以及手掌拍击时(手的形状可区别使用平手和凹手的打法)都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音色。①”拍打身体是富有特色的音乐元素,同时也是富有特色的舞蹈元素。
(三)大洋洲原居民的音乐艺术
大洋洲原居民的音乐艺术同舞蹈、诗歌密不可分,常采用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形式。参加音乐展演的人往往不是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就是普通的原居民。他们在一定的仪式中演出音乐和舞蹈。
早期民族音乐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同仪式的联系紧密,独立性和娱乐性不强,往往作为其他社会活动的附属。
第二节大洋洲音乐分区概况
根据其地理区域,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划分为5个次级音乐文化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一、美拉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地区至今还使用着众多的语言,这些语言在他们的歌曲中也被使用着。虽然他们每一个族群音乐和舞蹈的品种很有限,但依然可以在这里发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特征的歌曲。他们的歌曲节奏丰富多样,音调或平直或婉转起伏,有主调歌曲也有复调歌曲。因此,这一地区的音乐文化中,声乐占据着主导地位。当然,美拉尼西亚原住音乐中,器乐显然要比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原居民音乐中的器乐更加突出。
(二)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原居居唱的歌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
第一,传统的民间歌曲,用于大型节日歌舞场面并且都有乐器伴奏,或;与劳动生活有关的爱情歌曲、摇篮曲。
第二,用于宗教礼仪祭祀场合演唱的悲壮凄凉、神圣庄重的歌曲。
第三,为喜事款待客人或者举行部落中的“派对”时演唱的娱乐性歌曲。
第四,圣诞节期间欢庆节日的圣诞歌和赞美诗。
(三)瓦努阿图岛
所罗门群岛偏东南面的瓦努阿图岛,非常盛行加拉木特开口鼓和用海里的贝壳做成的各种乐器。
(四)新喀里多尼亚岛
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原居民称自己为夏威夷群岛和南洋群岛的原居民,他们在歌舞中用???口哨和拍击身体各部位来伴随音乐的节奏,很有特色。
二、密克罗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的居民主要是密克罗尼西亚人,属于南岛语系民族,人口大约有3000万。马里亚纳海沟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分为两列岛弧。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在民族、语言、习俗、音乐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早在3000年以前,人们从现在的菲律宾和印尼群岛漂洋过海,来到密克罗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音乐又可以分为以下3个音乐区域,即马绍尔群岛、瑙鲁岛、帕劳群岛。
(一)马绍尔群岛
现在,马绍尔群岛的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传统歌舞和当地人吸收大洋洲其他岛屿以及外来音乐所形成的其他歌舞形式。这里的音乐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传统民族音乐;另一类是现代流行音乐。;(二)瑙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美国本土和太平洋其他岛屿,以及西方国家的歌舞音乐在瑙鲁岛流行很广,音乐风格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使得瑙鲁岛当地的民间传统音乐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其表演形式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和接触中更容易得到流传。
(三)帕劳群岛
不同的舞蹈在帕劳群岛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地位,其中女性舞蹈在岛民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舞蹈时,人们必须是成双成对的,如果参加人数超过10人,大家就会自动排成两列。伴随着舞蹈,歌唱的旋律大都速度缓慢,乐句简洁,用重复手法表现歌曲旋律(歌唱者常用高音区演唱)。舞蹈分成两个大的段落,其中第一段代表母亲尊严的舞蹈,舞者面部表情严肃虔诚,通过舞姿表达母亲信仰神灵、热爱家庭和呵护子女的善良情操。第二段落中,舞者情绪转为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帕劳群岛的传统音乐包括声乐和乐器演奏,以声乐为主。常见乐器是笛子,还有用竹子制作的敲击节奏的乐器。
三、波利尼西亚群岛
波利尼西亚群岛的音乐,还可以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区域。其中东部包括以下4个区域:库克群岛(CookIslands)、复活岛(EasterIsland)、法属波利尼西亚(FrenchPolynesia)、夏威夷(Hawaii)。
西部包括以下5个区域:纽埃岛(Niue)、萨摩亚(Samoa)、托克劳(Tokelau)、汤加(Tonga)、图瓦卢(Tuvalu)。;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音乐可以分为当地原居民音乐、西方艺术音乐、流行音乐3种类型。其中原居民的音乐又可以分为北部地区原居民音乐(NorthernAboriginalMusic)、中部地区原居民音乐(CentralAboriginalMusic)和东南部地区原居民音乐(South-easternAborigin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