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国民族音乐5.ppt
文件大小:1.01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6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五章东南亚音乐;国家。爪哇岛东边的巴厘岛上的人们则绝大多数信奉印度教。此外,近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也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较为重要的歌舞有克恰克,歌曲形式有克隆钟,器乐合奏形式有甘美兰和安格隆,被有的学者称为“印度尼西亚四珍”。

(一)克恰克

克恰克是流行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一种歌舞形式,源自于宗教舞蹈仙女舞。在演出的过程中,其音乐方面的特色是用人声来打节奏。男声演唱的时候,也做各种各样的动作,给人一种紧张感。其目的是为了让少女进入一种迷幻状态,以便与神沟通,禳灾祈福。夜晚的广场上,一两百个男子分5圈,用5种节奏呼喊“恰克”,有一圈人用同一种节奏不断喊出“朋、朋”之声。恰克之名由此而来。

在克恰克的演出过程中,也表演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中的《爵伯格》。

(二)克隆钟

克隆钟(Krongcong)是印度尼西亚一种歌曲形式,这种歌曲是葡萄牙民间歌曲“法多”同印尼本土歌曲融合的产物。葡萄牙殖民者在争夺印度尼西亚的战争中被荷兰人战胜,流落到印度尼西亚的葡萄牙人成为下层人。他们在失落的生活中演唱他们从祖国带来的“法多”歌曲。克隆钟歌曲用长笛、小提琴、6弦吉他、拨奏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以及和称作克隆钟的5弦小吉他所组成的乐队伴奏。克隆钟,原本就是单单指伴奏的乐队,后来又逐渐地将这种乐队伴奏的歌曲称作“克隆钟歌曲”了。有一些葡萄牙人沦落为流浪艺人,在印度尼西亚传播了“法多”歌曲,并逐步同印尼的音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广为传唱的《梭罗河》、《椰岛之歌》、《哎哟,妈妈》(见例5-1)等印尼歌曲都属于“克隆钟歌曲”。;“克隆钟歌曲”的歌词都是印尼国语,并采用印尼传统的班顿诗体,即四句为一段,句子首尾都押韵,节奏安排多为前紧后松。旋律是西洋大小调七声音阶式的。配器上的特点是:小提琴重复歌唱的声部,6弦和5弦吉他弹奏分解和弦;拨奏的大提琴则与手鼓和三角铁模仿锣鼓声,形成节奏层。;(三)“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

“甘美兰”(Gamelan)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的意思,用来指印度尼西亚的一种世界闻名的民族传统乐队及其所演奏的音乐。甘美兰往往会加上人声,是一种多声部音乐。甘美兰大约形成于15世纪,流传最知名的地区是爪哇岛和巴厘岛。其中爪哇甘美兰音乐更多的是继承宫廷古典音乐传统,显得古朴高雅。巴厘岛的甘美兰继承民间音乐传统,音乐风格轻快活泼。

20世纪20年代爪哇岛上的甘美兰乐队就曾多达两万多个。甘美兰深深根植于印尼人民的生活当中,从平凡人的生老病死,到国家元首的国际交往,再到僧人的仪式活动,都有甘美兰相随。无论是皮影戏还是舞剧,也都需要甘美兰伴奏(图5-1)。

甘美兰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包括锣、排琴、鼓3类,管弦乐器有列巴卜、切连朋和竖笛3种,锣类乐器主要包括吊锣、釜锣、排锣。排琴是甘美兰乐队中除锣外最重要的一类乐器,各种排琴以竹板、木板、铜板或铁板制成键,放在木架上,用木槌击奏。“肯当”(Kendang)是一种双面长鼓,鼓置于木架上,用手敲击。左手击强拍,右手击弱拍,用手的不同部位在鼓面上可以打出音色不同的声音。大的甘美兰乐队一般用一大一小两面鼓,其中大的被视为“公鼓”,小的被视为“母鼓”,担任助奏。

甘美兰的最大特色在于它音色丰富多变,竹板的清脆、金属板的响亮、鼓声的深沉、锣声的威严、笛子的柔和加之柔美纤细的女声齐唱,为人们营造出一种色彩斑斓的音响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1889年印象派作曲大师德彪西在世界博览会上聆听到甘美兰的音乐,深受启发,丰富了他的创作思路和音乐语汇。;甘美兰的律制与十二平均律不同,是接近五平均律的律制。其音阶是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甘美兰音乐中有一种旋律规范,这种旋律规范就如同印度的拉格以及阿拉伯音乐文化中的达斯特加赫,被称作“帕台特”。每一个帕台特都有自己的调式中心音、骨干音、特定音域、旋律型、终止式的规范。不同的帕台特用于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题材内容。演奏时在帕台特的基础上加以即兴性的演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甘美兰音乐积累了核心旋律大约4000首,其中有1000首在实际演出中经常被使用。

甘美兰舞蹈音乐《心爱的鸟》(TimangBurung),是用音色丰富、个性鲜明的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段。八分音符是这一乐曲的主要节奏,以两小节组成的乐节为核心,并进行了数次反复;旋律音调是五声音阶。乐曲旋律优美、恬静,歌颂了自然中的鸟儿,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见例5-2)。;(四)安格隆

安格隆给我们的启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生活同乐器和乐队的密切关系。安格隆乐队的音色和印尼人民种植水稻的生活不可分割。

从前,印尼农村妇女都非常熟悉自己捣米时候的声音。她们受到这种声音的启发,就产生了典型的印度尼西亚的安格隆。在爪哇岛有一种天然的乐器,把一节常常被用来灌溉稻田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