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奏鸣回旋曲式的实例分析第一节概述奏鸣回旋曲式是综合了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特征的一种兼容性曲式结构,它是在奏鸣曲式与回旋曲式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它像奏鸣曲式一样包括呈示部、中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在呈示部中主部与副部有调性上的对比,遵循奏鸣原则下在再现部回归于调性统一。与奏鸣曲式不同之处在于,主部出现3次以上,中间部分是不同于展开部的采用新材料写成的插部,因此又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而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回旋曲的特征多些,有时奏鸣曲式的特征多些,这就需要做到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奏鸣回旋曲式即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式最典型特征的曲式结构,其结构图式为: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由此可见,奏鸣回旋曲式在结构上虽兼有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两大曲式结构的特点,但实际音乐作品中以奏鸣回旋曲式写成的乐曲主部主题通常具有歌曲性和舞曲性,这也是回旋曲式的基本性格特点,而不是像一般奏鸣曲式那样,具有矛盾冲突强烈的戏剧性;另外,呈示部结束在主部主题以及主调上,这也是与奏鸣曲式最关键的差别所在;而在再现部中副部做调性统一,又是回旋奏鸣曲式中奏鸣原则的体现,是区别于回旋曲式、复三部曲式的重要标志。由于这种曲式既具有多主题,又有利于集中强调某一鲜明的主要音乐形象,富有明显的歌曲舞曲性,而常被用于大型套曲的终章。第二节奏鸣回旋曲式的实例分析谱例8-1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这是一首典型的奏鸣回旋曲式,其中呈示部(1-78)主部主题(1-17)主题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特征,乐句在变化重复之后做了一个扩充,并以完满终止结束主部主题,为收拢性乐段结束在c小调上;经过一个连接(18-24)做调性的过渡,进入到略带忧伤的bE大调的副部上(25-36),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除在调性上的对比之外,并无十分强烈的对比性。结束部(37-61)在出现了新的对比材料后,通过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材料的发展作为一个过渡,为主部的再现做准备。主部再现(62-78)主部在原调c小调上再现,这正是回旋奏鸣曲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奏鸣曲式的一个重要依据。插部(79-107)是一个近似三声中部性质的展开部。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连接(108-120)主题做了一个展开性的发展终止在c小调上,为再现部做准备。再现部(121-182),中主部(121-128)原型在原调上再现,紧跟一个扩展型的连接(129-133),副部(134-143)调性回归到主调同主音大调C大调上来,结束部(144-170)最后以主部主题(171-182)的第三次再现,并且以主调的属和弦作为开放性的收束,为音乐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尾声(183-210),带有一个综合性的尾声,加入了副部与主部的主要音乐材料进行发展与展开,随力度戏剧化的变化急速而下的音阶式进行,把整个音乐作品推向高潮,在极强的主和弦上结束全曲,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