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合唱指挥(第一章).ppt
文件大小:73.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2014合唱指挥HechangZhihui目录第一章合唱的发展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合唱?第二节合唱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指挥的基本条件与基本动作第一节指挥的职责?第二节指挥的基本条件?第三节指挥的姿势第四节指挥的基本动作?第五节指挥棒的握法与使用?3CONTENTS第三章合唱的组织形式第一节组织形式?第二节气息?第三节合唱队的队形排列?第四章指挥的各种拍子图式第一节各种拍子图式?第二节拍子的“点”与“线”第三节拍子的“虚”与“实”第四节休止第五节分拍??CONTENTS第五章指挥的起拍、收拍、呼吸、延长第一节起拍?第二节收拍?第三节呼吸?第四节延长??第六章合唱的音准第一节音准的概念?第二节如何正确的唱准音程第三节如何正确唱准和弦?CONTENTS第七章合唱中的统一、协和与平衡第一节统一?第二节协和?第三节平衡??第八章合唱作品的读谱与排练第一节读总谱的必要性?第二节分析总谱、设计图式?第三节作品范唱?第四节作品视唱???CONTENTS第五节分声部练习?第六节声部分析?第七节合排?第八节合唱作品的分析与处理?第九章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合唱指挥作品练习实例??参考文献后记CONTENTS第一章合唱的发展概述合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两种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的是淹没个体,没有发挥个性的可能,而是要有极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和谐整体。合唱包括了和声、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的表现力,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陶冶人们的灵魂,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合唱艺术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展现着一个国家、民族以及时代的精神风貌。合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于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第一节什么是合唱合唱的形成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喜欢在狩猎、农桑之余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这即是人类早期的歌唱。但这时的歌唱没有固定的音高和旋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歌唱形式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旋律,有了统一的音高。然而由于人声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如声带长短、厚薄及其他一些发声器官的不同等先天因素,导致在歌唱的音区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众多人演唱同一音高的旋律时,会有一部分人感到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寻找一些与原来旋律不同,但又协和动听的乐音,使之与集体歌唱同时进行,这样一方面能适应自己的音区,另一方面又能取得丰富的演唱效果。在这个分流的过程中,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声,也自发地结合起来,逐渐在歌唱中形成了另外的旋律和不同音高的声部,这就是合唱的雏形。在西方的十三、十四世纪,合唱最初是以单音音乐为主(齐唱),后来逐步变为由原来的旋律为固定音调,在此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与之对立的旋律。这种主旋律和对立旋律结合的形式叫做“奥尔加农”(Organum),是复调音乐的雏形,它为日后的合唱奠定了基础。由于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曾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唱诗班的盛行大大推动了合唱的发展,大量的宗教歌曲就是以合唱的方式推广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后,音乐家们创作了很多清唱剧、受难乐(Passion)和康塔塔(Cantata)等宗教性合唱体裁,这些作品在保留浓重的宗教色彩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世俗感情,表现了普通人的情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使合唱逐渐地接近人民生活。古典主义时期的合唱作品不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曲式结构规整、音响丰富,音乐逻辑性也大大地加强了。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合唱作品,特别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作曲家在末乐章的“欢乐颂”中首次加入了合唱形式,气势宏大、雄伟壮丽,使古典主义时期的合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浪漫主义时期以后的合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思想更为开放,追求自由和谐,从作品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