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合唱指挥(第六章).ppt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38千字
文档摘要

合唱中的音准,是指合唱队在歌唱时音高上的精确度。在四个声部中只要有一个声部或一个音不准,纵横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就会破坏整个作品的和谐。合唱队中的音准基本上有两个概念:一、横向音准横向的音准问题与旋律走向和旋律音程有关。每个分声部都要把握好横向(单声部)的音准,尤其是内声部要把握好音高上的关系。一些非职业合唱队在这一点上问题比较突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跟上别的声部跑,内声部的音准问题是较难把握的。第一节音准的概念第六章合唱的音准二、纵向音准纵向的音准是指和弦音的准确问题,和弦音的音准与其倾向有关,同时也是声部与声部间相互依存与合作的关系,与合唱队员的基本素养、和声听觉能力是分不开的。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好横向关系的音准问题,纵向的音准就相对好解决了。和声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唱艺术的优劣,没有良好的和声效果,也就失去合唱的实际意义了。要想解决好合唱中的纵向关系,就必须解决好各个声部的音准问题。他们除了要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美妙的声音之外,还一定要有较为敏锐的听觉能力,在伴奏的引领下,能够很好地找到本声部的音高位置及合唱的音程关系。但是,在无伴奏合唱中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没有伴奏(没有固定音高的提示),演唱前只能给一个调式、调性音或和弦,合唱队如果没有较好的训练基础是很难把握的。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在训练无伴奏合唱时,一定要知道该作品的调式与调性音(主音),以便在演唱前给出一个主音或开始音,这样才能较好地提示合唱队在音高上的位置。声乐是没有固定音高的,而无伴奏合唱中的音准可能更难一些。总之,音准是合唱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合唱是一个整体,其音准、音色必须要做到高度统一,音量也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这个问题谈起来容易,但真正意义上的音准是比较难的,必须得通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和正确规范的发声方法,才能做得好、唱得准。在合唱中能较好地把音准控制在一个高度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音准、音量上不可以自由发挥,因为其前提必须是协和、平衡而统一的。大、小音程的演唱可能和独唱等其他演唱形式有所不同,所以以上要求并不能够涵盖所有的合唱现象,但它将会对演唱者在合唱中解决一些细小的、有微妙差异的问题有所帮助。一、纯音程纯音程,除了能够给人一种特别“协和”的感觉之外,还能使人产生一种“空旷”之感。除主音之外的下属音、属音同样是一个调式的支柱音,同时也是广义上的主属音的关系,在演唱这些音程时,千万不能有偏高或偏低的问题,一定要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第二节如何正确的唱准音程例6-1从上述举例中能了解到,纯音程的演唱如果有偏差,其韵味将会大打折扣,也许会变成另外一种风格。从这首民歌中,可以很好地体会到演唱纯音程时的状态与要求,如果有丝毫的动摇或不平直就不能体现出民歌的淳朴了。例6-3二、大音程在演唱大音程时,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其特点是一个音稳定、平直,另一个音要扩张一些(冠音扩张)。在合唱队的音准问题上,通常情况下大三度、大六度的音程一般是扩张的高度不够,不少的合唱队都会出现这些问题。例6-4的作品就是用主三和弦开始的,旋律声部也是用主三和弦写成的,大调色彩非常浓厚,在整个旋律与和声织体的进行中,有很大的张力。大三度引领着整个作品的发展,描绘出少女活力四射、轻盈敏捷的体态,使整首作品显得明朗而光鲜。在合唱队中演唱类似的音程时,一定要领略到大音程的特点以及那种稳健、平直向上、具有扩张力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音程的准确。例6-4三、小音程在演唱小音程时,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其特点是一个音平直、稳定,另一个音向稳定音收缩(靠拢)。这种感觉与大三度相比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三度光明、开放,小三度收拢、暗淡。所以,在演唱小三度时一定要把握好那种单边、内向、有明显的倾向感,仔细体会大、小音程在色彩方面的特性与反差。例6-6四、增音程这一不协和的音程,是由两个不稳定的音程组合而成的,呈现出倾向性很强的两个方向,属于双向扩张的态势。在演唱这种音程时,自身一定要有倾向解决的迫切性,同时预先就要有解决音的高度感,这样才能有增音程向外扩张力的倾向。例6-5五、减音程减音程同增音程一样,都属于不协和音程,由两个不稳定的音程而组合。减音程也可以理解为增音程的转位音程,属于双向收拢的态势,是属于需要解决的音程。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做到冠音(相对高的一个音)向下解决即趋向低的态势,而根音(相对低的音)要向上解决即趋向高的态势。这样的双向收拢才能有与小音程相似的暗淡色彩,并且其倾向更加紧迫。例6-7由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同时发响,称之为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