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课《琵琶行(并序)》(学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文件大小:31.9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8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NUMPAGES2

第4课《琵琶行(并序)》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的含义与用法,精准赏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精妙,体会诗人描绘音乐时运用的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剖析琵琶女与诗人形象,领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内涵,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深切感受诗人与琵琶女身世的凄惨,培养同情心与同理心,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从诗歌中汲取面对人生挫折的精神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精准赏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精妙,体会诗人描绘音乐时运用的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引导学生剖析琵琶女与诗人形象,领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内涵。

【学习过程】

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________”和“诗王”之称。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其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歌行体:篇幅可长可短,格律自由,句式灵活,一般以_______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等,形式较为自由,便于诗人抒情叙事,富有变化和韵律美。用韵较为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篇幅较长,句式错落有致,韵脚多次转换,在叙事抒情上挥洒自如。内容广泛,可抒情、叙事、议论、写景等,既能表现重大社会题材,如杜甫的《兵车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可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像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的怀才不遇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总体而言,“歌行引”这类体裁都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能够让诗人充分地表达情感和展现才华,同时又各具特色,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被指责越职奏事,又因作诗“甚伤名教”“浮华无状”,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被视为偏僻的“蛮瘴之地”,司马是闲职,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嘲弄,他的思想也由此从“志在兼济”转为“独善其身”。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在湓江口送客时遇到了同样沦落天涯的歌妓琵琶女,听其演奏并自述身世之后,感念自己当下处境,顿时产生同病相怜之感,于是创作了《琵琶行》。

检查字词

请给下面画横线的汉字注音。

浔阳()?荻花()瑟瑟()管弦()?转轴()??慢捻()??抹()??

霓裳()间关()幽咽()?教坊()?红绡()迸()?舫()????????

谪居()钿()?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今义:()

③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今义:()

④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今义:()

整体感知

?概括《琵琶行》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是怎样的?她的经历与诗人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