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重点题型解析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默写
要求:请根据所学古诗知识,正确默写出以下诗句。
1.王之涣《登鹳雀楼》:
(1)白日依山尽,_______。
(2)欲穷千里目,_______。
(3)更上一层楼,_______。
2.杜甫《春望》:
(1)国破山河在,_______。
(2)城春草木深,_______。
(3)感时花溅泪,_______。
3.李白《静夜思》:
(1)床前明月光,_______。
(2)疑是地上霜,_______。
(3)举头望明月,_______。
4.王安石《泊船瓜洲》:
(1)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
(2)钟山只隔数重山,_______。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明月几时有,_______。
(2)把酒问青天,_______。
(3)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
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东风夜放花千树,_______。
(2)更吹落、星如雨,_______。
(3)宝马雕车香满路,_______。
二、诗歌手法解析
要求:请根据所学诗歌手法知识,分析以下诗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1.杜甫《春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2.李白《静夜思》: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请分析诗句所用的手法。)
三、诗词语境理解
要求:请根据所学诗词语境理解知识,解释以下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1.杜甫《春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李白《静夜思》: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4.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请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四、诗词鉴赏
要求:阅读以下诗句,结合所学诗词鉴赏知识,回答问题。
1.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请分析诗句中“沉醉不知归路”所表达的情感。
(2)诗句中的“争渡,争渡”有何作用?
(3)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请解释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蕴含的哲理。
(2)诗句中的“萋萋满别情”有何意境?
(3)诗句整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诗词文化常识
要求:根据所学诗词文化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述“唐诗三百首”的作者及其主要成就。
2.“宋词”与“唐诗”在风格上有何异同?
3.请列举三位著名的宋代词人及其代表作。
六、诗词创作技法
要求:请根据所学诗词创作技法,分析以下诗句。
1.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请分析诗句中的意象运用。
(2)诗句中的“国破山河在”有何象征意义?
(3)诗句整体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2.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请分析诗句中的对仗手法。
(2)诗句中的“白日依山尽”有何意境?
(3)诗句整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诗默写
1.王之涣《登鹳雀楼》: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
2.杜甫《春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李白《静夜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