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文件大小:67.76 K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1868:明治维新()

A.1875:莱克星顿的枪声

B.1979:中美建交

C.618:隋朝建立

D.1905:《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B

【解析】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中美建交发生于1979年,该对应是正确的。莱克星顿的枪声发生于1775年4月,故原对应错误。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原对应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1901年,原对应错误。

2、()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所有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的知识点掌握。在生命活动中,糖类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被分解为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后,能够快速地为细胞提供能量,为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提供动力支持。脂肪虽然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通常在糖类供应不足时才会大量分解供能,它主要起到储存能量的作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生物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虽然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无机盐在人体中起着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参与神经冲动传导等重要作用,但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综上所述,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的是糖类。

3、关于法律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如果以前没有相关规定,法律应当溯及既往

C.一切法律的效力高低由基本法律规定

D.法律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对不懂法者应从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A

【解析】法律的生效需要经过法定的公布程序,未经公布的法律,不具有效力,因为法律只有公布后,人们才能知晓法律的内容从而遵守,所以该项表述正确。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即通常情况下,法律只适用于其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这是为了保障公民对自己行为的合理预期和法律秩序的稳定性,所以该项表述错误。法律的效力高低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所以该项表述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公民不懂法而对其从轻或免除处罚,每个公民都有学习和遵守法律的义务,不能以不知法作为免责的理由,所以该项表述错误。综上,正确的说法是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4、下列战役与相关成语的对应,错误的是()。

A.吴越之战-卧薪尝胆

B.淝水之战-风声鹤唳

C.夷陵之战-草船借箭

D.牧野之战-临阵倒戈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战役的特点及相关成语的典故来分析判断。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战败后,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最终实现复国并战胜吴国的故事,该成语与吴越之战相关。风声鹤唳出自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士兵们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所以此成语对应淝水之战是正确的。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成功借到十万余支箭,并非发生在夷陵之战,因此该对应关系是错误的。临阵倒戈发生在牧野之战,是指商朝军队在阵前倒向周武王的军队,帮助周军一起攻打商朝。所以该成语与牧野之战对应正确。综上,答案是战役与相关成语对应错误的是夷陵之战和草船借箭的组合。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法律,应由()签署命令来予以公布。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答案】:A

【解析】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应由国家主席签署命令予以公布。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国务院总理是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人,负责领导国务院的工作,主要职责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并不负责法律的公布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主要职责是保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也没有公布法律的职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最高审判机关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法院系统的审判等司法工作,与法律公布没有直接关联。

6、在部分地区的实际选举投票过程中,“委托投票”规定沦为一纸空文,户主代替全家成员填写、设定选票成为“惯常做法”。这种代投票行为表明,部分人群的()未得到有效保障。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言论自由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解析】选举权是公民参加选举活动,按照本人意愿投票选举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