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
A.企业经济活动B.家庭经济活动
C.政府经济活动D.个体经济活动
答案:C
解析:公共经济学以政府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而企业经济活动主要由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研究,家庭经济活动也是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等部分的研究内容,个体经济活动同样属于微观经济范畴。所以选C。
2.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是()
A.有线电视B.公共牧场
C.国防D.收费公路
答案:C
解析: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国防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一旦提供,所有公民都能享受,且一个人享受国防安全不影响其他人享受,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有线电视具有排他性,只有缴费才能观看;公共牧场会存在“拥挤效应”,不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收费公路也具有排他性,不缴费不能使用。所以选C。
3.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是()
A.消费者和生产者B.选民、政治家和官僚
C.工人和资本家D.政府和企业
答案:B
解析: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政治领域。在政治市场中,选民通过投票表达自己的偏好,政治家为了获得选票而制定政策,官僚负责执行政策,他们是政治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经济市场的主体;工人和资本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主体;政府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形式,政府是政治主体,企业是经济主体。所以选B。
4.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提高企业利润
C.保护消费者利益D.促进企业创新
答案:C
解析: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其规模经济等特点,容易形成垄断势力。垄断企业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降低产量等方式损害消费者利益。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如价格管制、准入管制等,主要目的是防止企业滥用垄断权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不是主要目的;管制可能会限制企业的利润,而不是提高;虽然合理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企业创新,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所以选C。
5.下列属于直接税的是()
A.增值税B.消费税
C.关税D.个人所得税
答案:D
解析: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纳税人就是税负的承担者,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都属于间接税,这些税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等方式转嫁给消费者。所以选D。
6.公共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分为()
A.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B.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C.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D.可控性支出和不可控性支出
答案:A
解析:按经济性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或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等,主要影响收入分配。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是按支出目的分类;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是按受益范围分类;可控性支出和不可控性支出是按政府对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所以选A。
7.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A.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B.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收
C.税收使纳税人的横向负担平衡D.税收使纳税人的收入横向平衡
答案:A
解析:税收的横向公平强调的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收体现的是纵向公平。税收使纳税人的横向负担平衡和收入横向平衡表述不准确,横向公平核心是纳税能力相同者纳税相同。所以选A。
8.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
A.完整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D.年度性原则
答案:C
解析: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完整性原则,即预算要涵盖政府的全部收支;可靠性原则,预算数据要真实可靠;年度性原则,预算要按一定的财政年度编制。而保密性原则不是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政府预算通常需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所以选C。
9.下列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法定准备金率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D.政府购买
答案:D
解析: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政府支出(如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等。政府购买是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能够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由中央银行运用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所以选D。
10.外部效应是指()
A.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有利影响
B.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C.一个经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