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师定期考核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A.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C.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D.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是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而选项D“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是医师享有的权利。
2.医疗事故分为()级,其中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级。
A.四级;一级
B.四级;二级
C.三级;一级
D.三级;二级
答案:A。解析: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
3.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6个月以上1年以下
C.1年以上2年以下
D.2年以上3年以下
答案:B。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4.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拒绝急救处置
B.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C.先与家属沟通,确定费用后再进行急救处置
D.先向上级医师请示后再进行急救处置
答案:B。解析:医师对急危患者有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的义务。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对疑似病人,立即给予治疗
答案:D。解析:对疑似病人,应在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而不是立即给予治疗,需要先明确诊断。
(二)多项选择题
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C.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D.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答案:ABCD。解析:以上选项均是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
2.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
A.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B.行为具有违法性
C.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D.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ABCD。解析:医疗事故的构成需要满足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违法、存在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以及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等条件。
3.以下属于医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有()
A.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B.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C.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
D.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答案:ABCD。解析:这些都是医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
B.霍乱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答案:AB。解析:鼠疫和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5.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B.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C.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D.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答案:ABCD。解析:以上行为均违反了医师执业相关规定,会根据情节轻重受到相应处罚。
(三)简答题
1.简述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答: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医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医疗卫生行业的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