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化工生产技术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欲配制1000mL0.1mol/LHC.l溶液,应取浓度为12mol/L的浓盐酸()。
A、0.84mL
B、8.3mL
C、1.2mL
D、12m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首先根据物质的量守恒来计算。设需要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mL。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不变,稀释前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12mol/L×V×10?3L,稀释后稀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L。则可列出等式12mol/L×V×10?3L=0.1mol/L×1L,解得V=8.33mL,所以应取浓度为12mol/L的浓盐酸大于8.3mL。
2.最小液气比()。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最小液气比是在吸收塔设计和操作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吸收过程中能够达到规定分离要求的最小液气比数值。它不能大于在生产中可以达到的情况,不是操作线斜率,也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用公式准确计算。它主要用于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当实际液气比大于最小液气比时,才能保证吸收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
3.金属钠应保存在()。
A、空气中
B、酒精中
C、煤油中
D、液氨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反应。酒精会与钠反应;液氨也会与钠发生反应;钠保存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煤油密度比钠小,钠沉在煤油底部,可隔绝空气和水,所以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4.生产现场工艺合格率一般达到()即视为现场工艺处于受控状态。
A、90%
B、100%
C、95%
D、9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艺合格率一般大于95%视为现场工艺处于受控状态,这是行业内对于工艺受控状态的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当合格率大于95%时,说明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所以选C。
5.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银离子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
A、中性
B、弱酸性
C、酸性
D、弱碱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银离子时,应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若溶液酸性过强,铁离子易水解,影响终点观察;若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银离子可能会水解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应控制在弱酸性条件。
6.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主要用于制造轮胎,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它是1,3-丁二烯与()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
A、苯
B、苯乙烯
C、苯乙炔
D、甲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丁苯橡胶是1,3-丁二烯与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选项A苯不与1,3-丁二烯发生这种聚合反应;选项C苯乙炔也不符合;选项D甲苯同样不会这样聚合生成丁苯橡胶。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氯化钙
B、硫酸钠
C、甲醇
D、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水解方程式为\(HCO_3^-+H_2O\rightleftharpoonsH_2CO_3+OH^-\),从而使溶液呈碱性。而氯化钙、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甲醇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呈中性。
8.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消除人体静电:()。
A、双手相握,使静电中和
B、用手碰触铁门
C、触摸暖气片
D、洗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双手相握只是将双手的静电聚集在一起,并没有消除静电,而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静电产生源,触摸暖气片、铁门等金属物体可以将静电导走从而消除静电。
9.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浓度增加而加快,其原因是()。
A、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C、活化能降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来实现的。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而活化能是由反应物自身性质决定的,不会因浓度改变而降低;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等因素有关,与浓度无关。
10.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A、由管路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
B、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
C、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D、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泵在实际运行时,其流量和扬程不仅取决于泵自身的特性,还受到与之相连的管路系统的影响。当泵提供的扬程与管路所需的扬程相等,泵的流量与管路输送的流量一致时,这个状态点就是工作点,即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