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消防水带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压、耐腐蚀、耐寒等性能,且水带内表面光滑的目的()。(易)
A、对流体的摩擦阻力很小
B、提升灭火剂流量
C、增加灭火剂压力
D、对流体的摩擦阻力加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消防水带内表面光滑可减小对流体的摩擦阻力,使灭火剂能够更顺畅地流动,有利于灭火工作的开展。而不是加大摩擦阻力,光滑表面不会增加灭火剂压力和提升灭火剂流量。
2.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中)
A、越低
B、等于45℃
C、越高
D、大于4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挥发性越强,越容易被点燃,火灾危险性就越大。而闪点越高,挥发性越弱,火灾危险性相对越小。大于45℃属于可燃液体范畴,火灾危险性不如闪点低的易燃液体大;等于45℃也不是火灾危险性最大的情况。所以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3.下列哪一项不是处置液化石油气的行动要求?()
A、正确选择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B、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仪器检测。
C、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进行处置。
D、调集一定数量的消防车在泄漏区域附近集结待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作业人员应避免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进行处置,因为这些位置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容易受到泄漏气体的影响,引发危险,所以选项C不是处置液化石油气的行动要求。而选项A正确选择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能保障安全;选项B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仪器检测可有效保障人员安全;选项D调集一定数量的消防车在泄漏区域附近集结待命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均是合理且必要的行动要求。
4.一级化学防护服为()全密封结构。(易)
A、组合式
B、分段式
C、连体式
D、拉链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级化学防护服是连体式全密封结构,这种结构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化学物质的侵入,提供更可靠的防护,相比其他选项能更好地满足防护需求。
5.扑救有毒区域的火灾,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方向进攻为主的原则。(易)
A、下风
B、上风
C、侧下风
D、侧上风
正确答案:B
6.与交通事故相比,下列哪一项属于飞行器事故的特点?()
A、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大。
B、极易造成次生灾害。
C、失事地点不确定,救援困难。
D、救援难度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飞行器事故失事地点不确定,救援困难。飞行器可能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高空、偏远地区等出现事故,导致救援人员难以快速准确到达现场展开救援。而交通事故一般发生在地面道路上,地点相对明确,救援相对容易一些。A选项人员伤亡多和财产损失大不是飞行器事故特有的;B选项极易造成次生灾害也不是飞行器事故独有的特点;D选项救援难度大表述不如C选项准确全面体现飞行器事故的特点。
7.Ⅰ型消防安全吊带由腰部织带、腿带、腰带带扣、织带拉环等零部件构成,为()。(在)
A、半身式安全吊带
B、坐式安全吊带
C、胸式安全吊带
D、全身式安全吊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Ⅰ型消防安全吊带由腰部织带、腿带、腰带带扣、织带拉环等零部件构成,能覆盖全身,属于全身式安全吊带。全身式安全吊带通过合理的织带布局和连接设计,能够在人员高空作业等场景中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将人员固定在安全位置,防止坠落事故发生。其各个部件协同作用,共同承担人体重量并分散受力,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破拆、封堵、排烟、监护、撤离”是灭火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运用的()。
A、指导思想
B、战术方法
C、组织指挥原则
D、战术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些都是灭火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具体运用的战术方法,战术原则是指导战术运用的准则,组织指挥原则侧重于指挥方面,指导思想比较宏观,均不符合题意。
9.沸溢的形成原因,以下不正确的是()。
A、油罐发生火灾时,热辐射除向四周扩散外,也加热了液面
B、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
C、油品含有水分或由于灭火时向着火油罐内喷射了水
D、油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黏度,水沸腾汽化被油薄膜包围形成油泡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油品具有热波特性,热波会在油品中向下传播,使得高温区域逐渐增厚,而不是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所以选项B描述错误,是沸溢形成原因中不正确的表述。选项A中热辐射加热液面是沸溢形成的一个条件;选项C中油品含有水分或灭火时喷水,水分汽化等会导致沸溢;选项D中油品的相关特性及水沸腾汽化被油薄膜包围形成油泡沫也是沸溢形成的相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