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技术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不是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标志物的是
A、desmin
B、Myoginin
C、MyoDl
D、CgA
E、MS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CgA是神经元肿瘤标志物。
2.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选
A、CK
B、Vimentin
C、LCA
D、CgA
E、CD6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CK为上皮性标志物;Vimentin为间叶组织标志物;LCA为淋巴细胞标志物;CgA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68为组织细胞标志物,可用于与组织细胞来源相关的恶性纤维组织肿瘤的辅助诊断。
3.下列有关HRP的描述,错误的是
A、ICC染色最为常用的酶
B、特异底物为AS—MX
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
D、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
E、最适pH5~5.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特异底物为H2O2。
4.对于固定液的穿透性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在4~5mrn之间
B、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不大于2~3mm
C、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多孔疏松组织穿透厚度不大于1.0cm
D、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大于5mm
E、一般固定液在24小时内对实体组织穿透厚度大于1.5cm
正确答案:B
5.胃黏液癌的诊断
A、Lillie亚铁染色法
B、Schiff阿尔辛蓝地衣红染色法
C、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法
D、PAS染色
E、Gomori银染色法
正确答案:B
6.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P法的描述筻迟的是
A、第一抗体是针对待检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B、第二抗体是桥抗体,一面联结第一抗体,另一面联结PAP复合物
C、第三抗体是以过氧化物酶为抗原产生的抗体
D、第三抗体必须与第二抗体为同种动物所产生
E、必须用过量的第二抗体
正确答案:D
7.对病理尸体解剖的准备,下面不正确的是
A、尸检过程现场文字记录、摄影或录像等工作的准备
B、主持尸检人员确认尸检手续,包括死亡证明、尸检申请或委托等
C、当尸检手续齐备时,不必请死者家属或委托代理人确认尸体
D、进行尸检编号并登录于尸检登记本上
E、主持尸检人员认真阅读和熟悉有关死者的临床资料
正确答案:C
8.要保持细胞内糖原,原则上应选用的固定剂是
A、中性甲醛
B、Bouin固定液
C、Carnoy固定液
D、醋酸E.丙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arnoy固定液固定胞质和细胞核,对于染色体固定佳,显示DNA和RNA效果好。也常用于糖原和尼氏体的固定。糖原贮积症的标本可用此固定,但不能保持脂类。匿确下面
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用蛋白酶消化的目的是
A、使底物容易显色
B、增强切片的黏附性
C、暴露抗原
D、提高敏感度
E、缩短染色时间
正确答案:C
10.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离不开疾病编码,应使用的编码方式是
A、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的编码
B、我们自己设计的编码
C、计算机自动编码
D、国际疾病肿瘤编码(ICD9)
E、WHO编码
正确答案:D
11.Gomori银染色法的结果正确的是
A、网状纤维呈蓝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B、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绿色,背景呈红色
C、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D、网状纤维呈绿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E、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黄色,背景呈红色
正确答案:C
12.下列免疫组化结果有助于诊断皮肤Merkel瘤的是
A、Vimentin(一),CK(一),NSE(+)
B、Vimentin(一),CK(+),NSE(+)
C、Vimentin(一),CK(+),NSE(一)
D、Vimentin(+),CK(+),NSE(一)
E、Vimentin(+),CK(一),NS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皮肤Merkel瘤可同时表达CK、NSE,而Vimentin常呈阴性反应。
13.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氧化钠
A、1%盐酸乙醇
B、0.25%高锰酸钾
C、稀氨水
D、Verocay液
E、Lugol碘溶液
正确答案:E
14.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是
A、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B、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C、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D、采用地高辛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E、采用卵白素标记的第一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基质素混合液来测定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