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批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某省政府为进一步完善省内交通建设,决定拓宽位于农村某段省道,为此需要占用道路两边的农民集体用地,并依法给予这些村民一定的补偿费用。该省政府的行为属于()。
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行政处罚
【答案】:A
【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性征集一定数额金钱和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同时,当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权取得集体、个人财产所有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行政行为也属于行政征收,本题中省政府为完善省内交通建设拓宽省道,占用农民集体用地并依法给予补偿费用,符合行政征收特征。行政没收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的有关规定的相对人所采取的强制性无偿取得其财产所有权的行政处罚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针对相对人违法的情形,而本题中农民没有违法行为,故不符合。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用侧重于取得财产使用权,而本题是对农民集体用地所有权的取得,并非仅获取使用权,故不符合。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本题中省政府行为并非是对村民的惩戒,不符合行政处罚定义。因此,该省政府的行为属于行政征收。
2、下列对公文说法正确的是()。
A.公文应当经上级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B.签发人签发公文,圈阅不视为同意
C.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
D.符合发条件但内容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机关负责人修改后重新报送
【答案】:C
【解析】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而不是上级机关负责人,所以该项错误。签发人签发公文时,圈阅或者签名都视为同意,所以“圈阅不视为同意”的说法错误。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确实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该项正确。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应当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而不是由机关负责人修改后重新报送,所以该项错误。综上,说法正确的是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
3、作为实行区域自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某些职务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下列职务中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A.民族乡乡长
B.自治区副主席
C.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D.自治县县委书记
【答案】: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相关职务任职要求的规定。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乡长并非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副主席是自治区政府的副职领导,没有规定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并非一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不过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县县委书记并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务,没有相关任职要求。而法律明确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所以本题没有正确答案与之对应。
4、填入画横线①处最恰当的公文文种为()。
A.通知
B.公告
C.批复
D.意见
【答案】:A
【解析】需根据画横线①处公文的具体使用场景来判断合适的文种。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常用于传达工作安排、告知事项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一般面向范围广泛的公众。批复主要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回复。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用于上行、下行和平行文。如果此处公文是上级对下级请示的回应,那应选批复;若为传达工作要求、安排等可选择通知;若为向大众公布重要事项则选公告;若为提出对某问题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就选意见。由于缺少画横线①处公文的使用场景信息,无法确切判断最恰当文种。
5、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垄断统治;
B.垄断利润;
C.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私有制
【答案】:A
【解析】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价格,其形成的基础是垄断统治。有了垄断统治,垄断组织才能操纵价格,获取高额利润,自由竞争与之相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根本,并非垄断价格形成基础。
6、()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氢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