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精华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核心要点解析.doc
文件大小:121.5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51万字
文档摘要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

一、荷载的分类

1、准时间的变异分类:

永久作用:荷载值不变

可变作用:荷载值变化

偶尔作用:也许出现也也许不出现的荷载,如地震

2、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面荷载:楼面、墙面

线荷载:梁、条形基础

集中荷载:柱

3、按构造的反应分类

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

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

二、构造的功能规定和极限状态

1、安全性

2、合用性:注意不是实用性

3、耐久性

安全性、合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构造的可靠性。

极限状态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与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过度变形、裂缝发展过宽、过

大的振幅)

三、(一)构造的安全性规定

1、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

2、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1)压杆的材料。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

(3)压杆的长度。

(4)压杆的支承状况。(当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铰支;两端铰支)

3、杆件刚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原由于:

(1)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构件的截面:截面越大惯性矩越大,与截面的惯性矩成反比。

(3)构件的跨度:此原因影响最大。

(二)构造的耐久性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一般房屋和建筑物)

环境类别:(五类)

Ⅰ(一般环境)

Ⅱ(冻融环境)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0,板20,梁30

影响混凝土构造耐久性:混凝土最低强度、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四、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叠,这就是二力的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ΣX=0和ΣY=0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ΣX=0,ΣY=0和ΣM=0

五、混凝土构造裂缝控制的三个等级

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容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容许值

六、(一)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

1、正截面破坏: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

适筋破坏塑性破坏

超筋破坏

脆性破坏

少筋破坏

2、斜截面破坏:影响最大的是配箍率。

(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

(2)箍筋

(3)弯起钢筋(当梁高800mm,弯起角为60)

(4)架立钢筋

(5)纵向构造钢筋:当梁较高≥450mm,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不不小于或等于2时;

不小于2但不不小于3时;

不小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七、砌体构造的重要构造规定

1、伸缩缝:将房屋提成若干个单元,使每个单元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基础可不分开。

2、沉降缝:基础必须分开。

3、圈梁:持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封闭状。宽度与墙厚相似,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适宜不不小于2h/3。高度不应不不小于120mm。

八、(一)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1、小震不坏:遭受低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

2、中震可修:相称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也许损坏,经一般修理或者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3、大震不倒:遭受高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不会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甲、乙、丙、丁

(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1)可采用240mmX180mm

(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3)应沿高每500mm设置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适宜不不小于1.0m

(4)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

九、民用建筑的分类及建筑高度的计算

(一)建筑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不小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不小于24m者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小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高度计算:

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的建筑,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建筑高度:平屋顶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3、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4、(1)楼梯平台过道处的净高不应不不小于2m。梯段净高不适宜不不小于2.20m;

(2)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适宜不不小于0.90m

(3)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其高不应不不小于1.05m;

(4)有小朋友常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