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章+战略管理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课件)《管理会计》.pptx
文件大小:501.28 K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63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章战略管理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

;第一节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与特征

;1.制定战略目标

;2.战略成本管理

;3.经营投资决策分析

;4.战略绩效评价

;5.人力资源管理

;6.风险管理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

;;;(二)成本动因分析法

;战略成本动因:;;;(三)竞争优势分析法

;1.竞争优势分析的内容;;;第二节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的特点:

;二、目标成本规划

;1.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目标成本——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

目标成本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进行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旨在确定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允许成本(AllowableCost),并通过允许成本的概念将市场竞争的压力转移到产品设计者甚至转移到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确定目标成本,企业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收集信息,了解消费者期望的功能、质量,同时还应掌握竞争对手或替代产品状况,确定市场可接受、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从具有竞争优势、市场可接受的价格中扣除企业的目标利润就得到目标成本。相关公式为

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2.实现目标成本;;;三、目标成本的确定

;1.扣除法

扣除法是参照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来预测研发中标的产品可能的价格,在扣除企业所要求的利润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标的产品目标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标的产品的预期价格一般与同行业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同时综合考虑产品可能占领的市场份额、可能的销售量以及销售区域的经济发展、企业的营销等各方面的情况而定。在确定目标利润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同时考虑企业的长期投资政策、筹资政策、研发政策、投资报酬等因素。标的产品的预期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差额称为“允许成本”,也就是可能的最高成本限额。

;2.加算法

加算法以基准成本为基础,加上产品为追加新功能而要增加的各种成本,减去减少功能而可能消除的各方面的相关成本,得到产品可能的成本。加算法的特征就是沿着产品的设计思路,对产品各个功能领域的成本及其可能性进行分析、累加,从而得出产品可能的成本水平。按加算法确定产品成本的目标时,还应把企业各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考虑进去。

;;第三节作业成本管理制度;;1.作业

作业(Activity)是经济组织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它是连接资源消耗与成本计算对象的桥梁。

2.成本库

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的归集。

一个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所组成的,它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当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耗用某些制造费用的动因相同时,这些制造费用作业即为同质的,可划归同一成本库。

;3.成本动因

微观层面的经营性成本动因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范畴,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确定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按不同标准,可将成本动因分成不同的类别:

(1)根据成本动因在资源流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2)根据成本性态的不同,可将成本动因分为数量基础成本动因、作业基础成本动因和固定成本动因。

;二、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理论

;;;三、作业成本计算

;2)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为1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同,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项,分别设置5个成本库。有关资料如表10-2所示。

;;;;;;课后复习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相比,它有何特点?

2.什么是成本动因?什么是成本动因分析?试结合一个实际例子讲述成本动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3.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如何确定目标成本?

4.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

5.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的制造成本管理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二、综合题见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