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现状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相关背景
目前,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健康和医疗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不断蓬勃发展,发展规模扩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企业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利润,就需要根据现状来调整营销策略,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
1.1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从整个医疗器械市场来看,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市场的的所占的比例要比外资医疗企业小,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被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得到了较大的政策支持,为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1.2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对于医疗器械特别是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整体装备水平不高,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淘汰一批老旧器械,也极大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进步。
1.3同类型企业较多
医疗器械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力大量的资本投入,资金大都集中在了销售代理方面,在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资金不多,造成了同类型的企业较多,重复性高,不利于技术的创新。
1.4营销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在营销体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销售面不足,销售渠道单一,医疗器械的终端销售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同时,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性能不稳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也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5智能化趋势明显
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趋势明显,一些智能机器人和传感器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一些医院的临床实践中,医疗器械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此,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整营销策略来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企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十分重要。
2影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1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1.1国家政策支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相继出台,给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我国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普及,加强城乡医疗机构平衡发展、改善农村医疗合作、允许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投资,加快医疗产业建设。在新医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大大开放,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医疗机构增多,对医疗器械的需求量也增加了。与此同时,一些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也带来大量的需求量,中国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巨大,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光明。我国大力支持医疗器械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将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诊疗设备列为重点发展目标。深入推进高端产品国产化,政府在推动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加快破解影响国产医疗器械设备发展的障碍。要求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须采购国产产品,在招标制度上对国产医疗器械有倾斜政策,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2.1.2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器械的需求量增加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病发率的增长是医疗器械需求量增加的动力,也对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明确要求,加速了医疗卫生机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2.1.3国产产品成本上具有优势
与国外医疗器械企业相比,国产企业的销售人员更了解国内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中国市场。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较小,销售方式可采用直销,操作灵活,避免了经销商赚差价,在消毒灭菌、透析等中低档常规设备方面,在成本价格上具有相对的优势,性价比优势较高。
2.2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2.1市场竞争压力大
由于国家的政策干预,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告别了利润虚高的时代,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朝着技术创新的方向发展,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比增加,不再受到国外医疗器械的打压,发展前景广阔,也大大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2.2.2国内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集中化程度低,虽然数量多,有上万家,但是企业规模普遍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大大影响了研发投入资金不够,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企业自行筹措资金较难,制约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缺乏发展后劲,使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产品质量性能不稳定,缺乏竞争力。
2.2.3国外产品准入壁垒
医疗器械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各国政府对其市场准入有着严格的规定,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难以取得国外的质量注册,限制了对外销售。此外,部分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政策也构成一定的政策壁垒。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地域性较强,销售覆盖面不全,渠道建设不深入,企业制度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还有待加强,营销体系不够完善,极大地限制了终端销售。
3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国产企业要认清形势,把握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