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社区楼栋长考核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加强社区楼栋长队伍建设,规范楼栋长管理,充分发挥楼栋长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管理办法。
二、考核对象
本社区内所有楼栋长。
三、考核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按照明确的考核标准和程序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地反映楼栋长的工作表现。
(二)注重实绩原则
重点考核楼栋长在社区工作中的实际成效,包括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环境卫生维护、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工作成果。
(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
通过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楼栋长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称职的楼栋长进行督促整改或调整,激发楼栋长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考核内容及分值
(一)基础工作(40分)
1.信息管理(10分)
-楼栋长应准确掌握本楼栋居民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并及时更新信息台账。每少登记或更新一户居民信息扣0.5分,扣完为止。
-按时、准确向社区反馈本楼栋的相关信息,如居民动态、安全隐患等。未按要求反馈信息一次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2.政策宣传(10分)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社区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及法律法规知识。未组织宣传活动一次扣2分,宣传活动参与率低于50%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确保宣传内容准确、及时,无虚假宣传情况。若出现虚假宣传,该项不得分。
3.环境卫生监督(10分)
-定期巡查本楼栋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督促居民保持楼道整洁,无杂物堆积。发现一次楼道有杂物堆积未及时处理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对本楼栋周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及时向社区反馈垃圾清理不及时、卫生死角等问题。未及时反馈问题一次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4.安全防范(10分)
-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如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未组织安全宣传活动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定期检查本楼栋的消防设施、电梯等安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社区报告。每少检查一次扣1分,发现问题未及时报告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二)居民服务(30分)
1.矛盾调解(10分)
-及时调解本楼栋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楼栋。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得10分,60%-80%得6分,60%以下得3分。
-对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社区,并协助社区做好后续处理工作。未及时上报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2.便民服务(10分)
-积极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如代收快递、代缴费用等。根据服务次数和居民满意度进行评分,服务次数多且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得10分,70%-90%得6分,70%以下得3分。
-建立居民意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并向社区反映。未建立反馈机制扣2分,对居民需求未及时反馈一次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3.特殊群体关怀(10分)
-关注本楼栋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每少走访一户特殊群体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积极协调社区资源,为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未协调资源为特殊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三)团队协作(15分)
1.社区工作配合(10分)
-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如人口普查、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创建等。未按要求配合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按时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会议和培训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缺席一次扣1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2.与其他楼栋长协作(5分)
-与其他楼栋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分享工作经验和信息。若出现不配合协作的情况,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不超过5分。
(四)创新工作(15分)
1.工作方法创新(8分)
-提出并实施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措施,提高楼栋管理和服务效率。根据创新的效果和影响力进行评分,效果显著得8分,有一定效果得5分,效果不明显得3分。
2.社区活动创新(7分)
-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参与率高、反响好得7分,参与率一般、有一定反响得4分,参与率低、反响不佳得2分。
五、考核方式
(一)日常考核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居民、查看工作记录等方式,对楼栋长的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记录。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季度考核
每季度末,社区组织对楼栋长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本季度的基础工作、居民服务、团队协作和创新工作等方面。考核采用社区评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