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冷链食品追溯 集中仓管理要求 .docx
文件大小:23.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5.27千字
文档摘要

1

冷链食品追溯集中仓管理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布局及设施、人员、环境、作业、档案管理及应急处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出现境外输入性疫情前提下,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入境后疫情防控需求而建立的XX省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76.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7476.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

WST797—2022现场消毒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链食品集中仓centralizedcontrolwarehouseforcold-chainfood

为满足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需求,具备温度控制功能并用于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检测的集中管理仓库。

4布局及设施管理

4.1选址

4.1.1应避开XX度居民区、学校等人群密集活动区。

4.1.2集中监管仓与周边建筑应设置适当的卫生间距。当不具备条件时,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4.1.3应设置单独区域,避免对其他食品可能造成的污染。

4.1.4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4.1.5选址周围不应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4.1.6不宜选择易发生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4.2布局

4.2.1集中监管仓应根据防疫要求合理划分工作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分别进行封闭式管理。

2

4.2.2集中监管仓设置的各功能区应相对独立并有明显标识。

4.2.3工作区人流和物流通道应分开。货物进出库通道应分开,确实无法分开的,应制定严格的流程方案分时分段进出货物。

4.2.4集中监管仓可结合实际设置进口冷链食品存储独立冷库。

4.2.5工作区应实行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管理。设置独立的问题货物暂存间(区)。设置相对密闭的暂存废弃物和垃圾场所。设置存放消毒用化学物品间(区)。

4.2.6工作区应设置各功能区域应明确标识,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4.3设施设备

4.3.1应配备基础的卫生防疫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霉、防蚊蝇、防鼠设施,专用清洁和消毒工用具,分类盛放废弃物和垃圾的带盖容器。

4.3.2应配备消毒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货物消毒和日常消毒专用工器具(自动消毒机器或人工消毒用具),消毒工器具的专用清洗、消毒工具,消毒专用防护具(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N95口罩、护目镜或面屏、工作鞋或胶鞋、防水鞋套等)。

4.3.3如设置检验检测实验室,实验室设施设备配置应符合GB/T22576.1和GB/T27476.1的相关规定。

5人员管理

5.1人员资质

5.1.1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应经过个人防护、检测消毒及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5.1.2负责样本采集和检测的人员应为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合格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持证上岗。

5.2岗前管理

5.2.1应建立人员出入管理和健康监测登记台账。

5.2.2应建立工作人员健康异常报告制度。

5.2.3应实行轮班上岗制度和应急人员调配制度。

5.3在岗管理

5.3.1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工作人员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5.3.2应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上岗前及下岗后各开展1次健康监测,建立在岗期间健康管理台账。

5.3.3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程序穿脱防护服。应在清洁区或半污染区(穿防护服区域)佩戴防护用品、更换工作鞋后,进入污染区作业。作业结束,应在半污染区(脱防护服区域)内规范脱卸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更换口罩后,方能进入清洁区。

5.3.4工作人员应遵循从清洁区或半污染区(穿防护服区域)——污染区——半污染区(脱防护服区域)——清洁区的单向流动原则。

5.3.5身体任何部位不应直接裸露接触货物,一旦接触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消毒。

5.4离岗管理

轮班离岗的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应根据防疫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

6环境管理

6.1消毒管理

3

6.1.1使用的消毒产品应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备案。

6.1.2集中监管仓每日运行结束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