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6
就业主成分分析法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
科学发展观最先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们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纲要》这样说道:“人类必须研究出自然、社会、生态、经济、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目的是为了保证这个世界可以有序和谐的发展下去。”
从提出至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必须永久赖以生存的地方。敬畏自然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它的讨论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为了更好地研究陕西省的发展潜力,本文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陕西的实际情况,将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分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层面,对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字:陕西省;可持续协调发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
目录
TOC\o1-1\h\u13957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1
228021绪论 1
283051.1基本框架 1
241441.2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82511.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现状 2
186581.3.3陕西可持续发展现状 3
7922自然资源概况 3
6904经济发展概况 3
16439社会发展概况 4
22242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
148672.1研究方法 4
110592.2主成分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5
5870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5
270363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
303083.1数据选择 6
118413.2原始数据 7
261053.3相关性检验 9
294623.4KMO和Bartlett检验 10
308213.5提取主成分 10
179763.6计算各子系统的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 12
226373.7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14
122744结论 16
152065陕西省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意见 16
280815.1存在问题 16
309235.2应对意见 17
209266总结与展望 17
30609参考文献 18
1绪论
1.1基本框架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原因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现状,然后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评价体系的综合得分,再通过综合得分对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最后针对数据所呈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1.2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选题的背景
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是各行各业、各个地区的人们关注的事情[1]。随着信息技术、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可磨灭,这些影响很大一部分是坏的。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影响未来人类需求实现的前提下,满足现在人类需求的发展。正因如此,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并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谋求一个可以长久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为了促进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路线是全人类生存必由之路[2]。
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基于基本国情,一直在遵守并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国在调整人口结构、提高国民素质、保护环境和资源上都采取了许多举措。
陕西省位于我国正中心位置,黄河中游,占地面积30840万市亩。陕西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及其渊源流长的文明的摇篮之一,它先后成为14个政权的首都。陕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交通要道,历史上,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是从陕西西安出发的。陕西省也是“一带一路”的中央区域,是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的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陕西的发展。因此,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这对其未来的长久规划和发展非常重要。
1.2.2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人类对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视,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却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饥荒贫困、全球变暖、气候异常、资源匮乏、新冠疫情、火山喷发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那么全球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就像气象学家提出的蝴蝶效应所说:“如果A地上有一只小蝴蝶轻轻扇动它的小翅膀带动周围气流运动,可能会导致两周后距离A地几千公里的遥远的B地发生一场龙卷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一个地区的现在,更会影响全世界、影响长久的未来。
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