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双渠道供应链协同减排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式,双渠道供应链协同碳减排成为“双碳”目
标下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解我国双渠道供应链协同减排研究的发展现状,以CNKI中CSSCI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2012—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别从时间、作者、机构、
期刊、学科、高被引论文等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双渠道协同减排的研究起步晚,但此领域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重视;(2)双渠道减排的三大研究主题分别为动力机制、创新模式和协调策略;(3)双渠道供应链协同减排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演化和迭代趋势。
关键词:双渠道供应链;协同碳减排;知识图谱;研究综述
0”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不可承受之重。从《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到2022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会议,凸显出全球气候问题的严峻
性和紧迫性。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2017年11月颁布了全国碳配额分配方案,2017年12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21年全国两会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有目共睹。
企业是碳减排的核心主体,除了进行技术研发、工艺改造、生产节能和科学管理,降低企业自身的碳排放外,还可以加强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协同推进产品绿色设计、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共同推进供应链碳减排的“协同效应”,提升供应链碳减排效果。双渠道供应链成为主流,双渠道供应链协同碳减排成为研究和探索的焦点,为企业碳减排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引擎。
1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
“双渠道供应链协同减排”这一理论并没有被完整提出过,只能在相关政策报道中发现。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涉及了一部分主题,故本文将其进行细分为“双渠道减排”、“供应链减排”、“供应链协同减排”等主题,把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
最终得到国内文献共247篇。本文将以这247篇学术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双渠道供应链协同减排的研究概况、研究主题、研究趋势。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和CNKI的计量分析程序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双渠道减排知识图谱的基本步骤:一是在CiteSpace中导入247篇文献,其参数选取默认值设置时间片段为一年,并且每个时间片段显示前50条数据,
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对形成的图谱进行美化调整和裁剪保留;二是定量梳理时间分布、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学科分布、期刊类型及高被引论文等方面的内容,明确双渠道减排研究的基本现状;三是通过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
系,提炼双渠道减排的研究主题,通过突现词分析明确双渠道减排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脉络。
2”实证分析
2.1”研究概况分析
(1)年度发文量时间分析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数据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双渠道减排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由图1可知,在2014年出现了第一篇“双渠道减排”文献,在
2014—2020年期间,研究成果一直在平稳增长,在2020年涌现了近50篇文献;虽然在2021年时文献量较2020年有下降趋势,但在2022—2024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并达到了最高值。
(2)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对作者发文的合作情况做统计分析能够获得国内双渠道减排方面代表作者和核心研究力量。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生成作者合作知识图谱(见图
2),其中节点表示作者间的合作情况,且线条越粗表明作者间的联系程度越紧密。由图2可知,目前在双渠道减排方面作者合作关系呈现团队合作态势,作
者之间合作程度较高。本文还采取了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见表1),发现江苏大学孙立成(12篇)、丁凡和贡文伟(8篇)发文量最多,其次是上海海事大学汪传旭、徐朗(7篇)和浙江工业大学蒋建湖(6篇)等,其余作者发文量大部分都在3~5篇。这些作者构成了国内双渠道减排研究的核心力量。
另外,文献的研究机构分析能够了解双渠道供应链碳减排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