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测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2024]16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纺织品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测定》国家标准制订项目(编号T-608)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
2、目的和意义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是一种广谱的抗菌剂,因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广谱高效、易溶于水、水溶液无臭无味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消毒剂等多个领域。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其自身呈正电性,能与负电性的微生物相互吸附后可以堵塞微生物呼吸通道、抑制细菌和病毒的分裂功能,双胍基还能与细菌表面的磷脂酰甘油双分子层结合,破坏双分子层使细胞膜流动性和通透性增高,最终导致细菌破裂死亡。PHMB对细胞膜的影响在哺乳动物细胞上同样存在,通过食物、水和皮肤接触摄入的PHMB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ICI公司首先制备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011年,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认定为可疑致癌物。2013年,欧盟法规944号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划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类物质(CMR2物质)。同年,欧盟生物杀灭产品法规528正式实施,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列入管制范围。2017年,欧盟委员会将原化妆品法规1223中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限量由0.3%降低至0.1%,并禁止用于可能导致最终使用者肺部吸入暴露的产品。2021年4月,欧盟RAPEX通报一款抗菌处理的涤纶面料口罩中含有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警报编号为:A12/00538/21,通报指出吸入PHMB是有害的,并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通过吸入,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损害,也有致癌的嫌疑。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纺织品中的主要用作抗菌防臭整理剂,经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整理的织物主要用于制造内衣、袜子、口罩等产品。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可通过食物、水、吸入、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危害。目前有关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法规主要集中于对消毒剂、化妆品、玩具染料等方面,详见表1。目前还没有国内外标准对纺织品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进行检测,为及时应对国外法规要求、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满足企业产品质控需求、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亟需建立纺织品中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分析方法。
目前有关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于消毒剂产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毛细管电泳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已发表的论文,我们发现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主
2
要还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等。主要用于消毒液、眼镜护理液、游泳池水、滴眼液等产品的检测,还没有纺织品中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检测方法,详见表2及表3。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欧盟是主要出口地区。建立轻纺产品中PHMB含量的测定标准,对应对国际上新要求,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保障我国纺织产品的顺利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国内外法规及限量要求
标准号
标准名称
限量要求
GB27954-2020
GB7916-1987
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化妆品卫生标准
≦3000mg/L
0.3%
GB6675.14-2014
玩具安全第14部分指画颜料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0.3%
(EC)No1223/2009
欧盟化妆品法规
0.1%,禁止用于可能导致最终使用
者肺部吸入暴露的产品
对进入欧盟市场的生物杀灭剂产
(EU)No528/2012
欧盟生物杀灭产品法规
品及其处理物品进行监管,其中就有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表2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国内外检测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检测方法
原理
GB/T
26367-2020
胍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毛细管电泳法
PHMB与曙红Y反应,测量545nm处吸光度值
直接测定PHMB在234nm处的
吸光度值
利用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
定PHMB
GB/T
26369-2020
季铵盐类消毒剂卫生
要求
毛细管电泳方法
利用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
定PHMB
表3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国内外文献检测方法
国内外文献主要检测方法
检测的产品
紫外分光光度法
毛细管电泳法
消毒液、眼镜护理液、游泳池水、滴
高效液相色谱法
眼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