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债券信用违约的过程案例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3\h\u1957海航集团债券信用违约的过程案例分析综述 1
14836一、海航集团基本情况 1
26324二、主营构成 2
7612第二节海航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回顾 5
26013一、债券发行情况 5
6303二、信用违约历程 7
一、海航集团基本情况
海航集团在1993年由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出资70%和广州建运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0%共同设立,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2005年12月23日进行第一轮增资,公司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至45亿元,增加的40亿元由海口新城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提供。2008年,海航集团的股份经历了一系列转让,最终,海南交管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0%股份,成为海航集团的母公司,最终控制方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洋浦建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的股份。随后,经历四轮增资,截至2016年,海航集团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5亿元增长至600亿元,且每次增资后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海航集团最初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营业务的,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一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到全国性航空运输企业集团,再到全球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的跨越式发展。海航集团的业务范围从航空主业延伸至科技、资本、物流行业,成功打造了航空运输服务、机场服务、旅游服务、酒店餐饮业务、商品贸易及物流、金融服务及电子产品分销七大业务板块。海航集团在2017年荣登世界500强的榜单,在2019年以6100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我国第二大民营企业集团。海航集团之所以能在20余年间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是离不开集团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发展的运作逻辑。海航集团的创始人始终坚信,海航集团要想成为一家世界级公司不能指通过公司自身的内部增长来实现。可以说,海航集团是通过接二连三地高杠杆收购逐步壮大起来的,从控股公司上市融资到以优质资产作抵押向银行举债购买全球资产,激进的扩张模式让海航集团一举成为资产万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海航集团为了满足内部的融资需求和强烈的扩张动机,通过设计股权结构控股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简称海航系,海航集团可以利用控股权地位指导海航系内部资本配置。目前,海航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1家,其中,A股主板9家:渤海租赁(000415)、海航投资(000616)、供销大集(000564)、海航基础(600515)、海越能源(600387)、海航科技(600751)、海航控股(600221)、ST东电(000585)、海航创新(600555);港股5家:中国顺客隆(0974.HK)、美兰空港(0357.HK)、海航科技投资(2086.HK)、CWTINT’L(0521.HK)、海福德集团(0442.HK);新三板7家:海航饮品(872009.OC)、ST喜乐航(837676.OC)、海航冷链(831900.OC)、海航期货(834104.OC)、新生飞翔(832297.OC)、九天达(872566.OC)、首航直升(832494.OC)。除控股上市公司外,海航集团旗下控股发债主体还包括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海航基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海航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
资料来源:通过公开资料整理
图3-1海航集团股权结构图
二、主营构成
历经二十余载,海航集团的业务主要涉及七大板块。截至2017年,海航集团七大业务板块及其主要子公司具体情况如下图3-2所示。
资料来源:Wind
图3-2海航集团七大业务板块
根据海航集团披露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海航集团的四大核心业务主要是电子产品分销、商品贸易及物流、航空运输和金融服务。
其中,电子产品分销收入主要来自海航科技下的英迈国际。2016年12月,海航科技以60亿美元收购了英迈国际,这一并购使得海航科技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IT分销公司。从业务层面来看,海航科技在并购前主营集装箱运输、船务代理管理及货运代理业务,在并购后,逐步剥离海运业务,快速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向着高科技行业进军。借助英迈国际先进的IT供应链,海航科技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以物流、金融为一体的新型业务平台,形成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金融服务链管理系统,此外,借助海航集团的投资和物流网络实现IT分销经营管理。2015年,海航科技的营业总收入为7.2亿元,并购英迈国际后,在2016年营业总收入达到375.6亿元,比2015年翻了52倍。其中,归属于海航集团的净利润由2015年的2.46亿元增加至3.21亿元。从海航集团的合并报表来看,在并购英迈国际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