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pdf
文件大小:917.66 K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98万字
文档摘要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

按照省畜牧兽医局要求,各种畜禽场至少建立以下8项制度

及规程

1、种畜禽场育种制度

2、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

3、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

4、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5、种畜禽场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场长岗位责任制

——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

——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6、种畜禽场育种方案

7、种畜禽场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8、种畜禽场免疫程序

种畜禽场育种制度

1、按《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核心群、选育群

和繁育群存栏达到育种制种要求的规模

2、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制定本场的育种或制种方案

3、配备相应的育种设施,做好系统、完整的种畜禽生

产记录和统计分析资料,包括配种、分娩、生长发育、健

康、性能测定、种畜卡片、生产性能分析等记录

4、配备取得《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畜牧专职人员承

担各项育种工作,生产的种畜禽性能指标要达到品种的质

量标准

5、种源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

场引进引种或供种时必须索要或提供许可证复印件、种

畜禽合格证、系谱证和检疫证明

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

各场应根据饲养的种畜禽种类制定本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

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容:

1、种畜禽按品种、生理阶段、强弱等分群,各品种、

品系、代次的种畜禽不得混养

2、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饲养标准,根据种畜禽的生

理阶段和当地饲料情况制定饲料配方

3、应使用取得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饲料、

兽药和添加剂

4、严格做好各群体的生产记录,包括饲料、兽药、添

加剂使用记录和畜禽周转等记录

5、饲养员要随时观察种畜禽采食、饮水、粪尿、精神

状态等是否正常,形成饲养日志

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配

备兽医专职人员承担各项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发

2、设立隔离区、化验室、兽医诊断室,并配备必要的

诊断设备及病死畜禽处理设施

3、场区建设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经当地动物防疫

监督机构审批并验收合格,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4、根据周围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

程序,按程序接种疫苗

5、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对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的

疫病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发现一二类传染病按规定

上报

6、患病畜禽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置

7、对病死畜禽采取焚烧或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种畜禽场消毒卫生制度

1、人员消毒本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场

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3天更换一次在生产区入口设置

消毒室,设紫外线灯工作人员在消毒室先洗手,并浸泡

消毒3-5分钟,然后更换衣物,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2、环境消毒畜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火碱消毒或

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

每月消毒一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按要求增加消毒次

3、畜禽舍消毒先机械清扫,清除粪尿及垫料;再用

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地面和墙角;待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

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小时;最后用百毒杀、菌毒消、过

氧乙酸等消毒药喷洒消毒

4、带畜禽消毒一般情况下用喷雾消毒法每周消毒

1-2次,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5、用具及运载车辆消毒定期对饲养用具、饲料车等

进行消毒一般先将用具或车辆冲洗干净后消毒

6、饮水消毒在阴雨季节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碘消

毒剂等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

7、粪便和污水的消毒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法或堆粪法),杀灭粪便污水

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种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