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能力要求》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53.3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能力要求

编制说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4年10月14日

1、标准立项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系统集成作为信

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公正、权威的系统集成服务能力要求标

准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能力要求》标准旨在构建一套统一、规范的集成服务

能力评价体系,以应对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系统集成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及质量参

差不齐的现状。该标准着重于提升服务商的技术实力、项目管理、安全保障及客

户服务等多方面能力,旨在通过明确高质量服务的基准,增强客户信赖,优化资

源配置,激励技术创新,并为数字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信息技术日

新月异的背景下,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是解决当前集成市场鱼龙混杂、提升行业

整体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对

于保障数字化转型中企业系统集成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具

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2、标准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面向企业的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能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准备或正在进行数字化系统集成工作的企业,方便数字化工作

相关负责人员掌握系统集成必要,明确当前集成工作及系统集成服务商是否安全

合规。

3、工作简况(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及其在

起草标准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等情况、对标准草案进行会议讨论范围、征求意见

的范围、审查的范围。)

本标准的项目编号为:。本标准流水号为:。

本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山西云

时代智慧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内容编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栗蔚、董恩然、石子豪、詹天仪、柳雨晨、孙娇娇、李

202475

本标准于年月日通过立项,随后起草组成员对数字化系统集成服

务能力标准总体框架的组成进行调研,且会下多次与各企业专家再次进行沟通交

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4、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编写过程中结合了产业内各个

技术方和应用方对于系统集成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服务能力的建议。

5、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目前尚未进行试验与验证。

6、标准在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有无重要技术问题需要说明。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项目组内部协调和讨论已经解决。无重大

分歧意见。没有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7、与国外标准的关系:包括: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与国外标

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

目前尚无与本部分等效或等同的国际建议。

8、修订标准时,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的重大技术变化,并列出所涉及的新、旧

版本的有关章条(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废止/代替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不是修订标准。

9、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特别是与有

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完全自主制定,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

10、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以推荐性标准发布。

11、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

容):标准发布后,对国内外业界可能产生的影响。

标准发布后,将有助于产业各界形成共识,促进相关技术产品规范化的研发、

设计和应用,匹配供需,从而有效助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12、标准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说明;如标准中含有自主知识产权,说明产品

研发程度、产业化基础及进程。

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13、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没有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