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
(公开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3年12月,全国畜牧总站等单位向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申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2024年5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发【2024】25号文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版计划的通知》批复立项,项目计划编号T-326,主要起草单位为xxx等。首席专家是xxx。
(二)制定背景
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禽种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国家重要畜产品供给的战略资源,也是种业创新发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不可或缺的原始素材。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明确将资源保护列为首要行动。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从资源保护抓起,切实把这个基础夯实打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指出,健全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建立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新修订《畜牧法》明确了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享有主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多元参与,保护优先、高效
3
利用,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同时指出,“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调整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地方牛资源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驯化和选育,形成的我国地方牛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地方气候条件以及肉质好等生物学特征,是发展肉牛产业的重要基础,对于满足我国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具有重大意义。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4年版)》公布结果,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系1090个,其中我国牛地方品种为110个,因此除了国家保护名录中地方牛21个品种外,还有更多的地方牛品种需要国家和省级建立保种场进行分级保护。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濒危评定标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地方牛濒危品种为12个。随着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接近尾声,挖掘了多个地方牛种资源,但部分牛种资源也随着人民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而面临濒危的危险。
2019年,我国发布了农业行业标准《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NY/T3452),为规范牛保种场保种行为,不断提高我国牛遗传资源保护的组织与管理水平,确保我国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牛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群体结构、区域分布等发生了变化,原来行业标准已不能全面、有效地指导保种场的保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出
4
现了更多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保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因此,为深入贯彻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巩固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行动成果、有效地对我国地方牛遗传资源保护,确保我国地方牛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应保尽保,亟需修订原行业标准并将其上升为制定为国家标准《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
(三)起草过程
1.成立起草工作小组
2024年5月,项目下达后,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成立了《家畜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技术规范第3部分:牛》标准起草工作组,包括xxx等共12人。工作组成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业务,了解标准化工作的相关规定并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工作组成立后,对该标准的具体修订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人员与分工,详见表1。
表1起草人员和任务分工
序号
姓名
单位
主要分工
1
xxx
xxx
组织标准制定
2
xxx
xxx
标准文本、编制说明修改,预审及报送相关工作,调研、收集相关参考资料
3
xxx
xxx
负责标准起草的全面工作
4
xxx
xxx
标准文本、编制说明
5
xxx
xxx
整理材料、修改文本
6
xxx
xxx
文本、格式修改
7
xxx
xxx
文本、格式修改
8
xxx
xxx
文本、格式修改
9
xxx
xxx
文本、格式修改
10
xxx
xxx
整理材料、征求意见
5
11
xxx
xxx
整理材料、征求意见
12
xxx
xxx
整理材料、征求意见
2.资料收集整理
2024年8月至2024年9月,起草工作组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资料和文献做了检索。主要收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