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89.29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55千字
文档摘要

《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目录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2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3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3

五、预期达到的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3

六、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

性标准的协调性3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3

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3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3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4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4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为完善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生产的规范性,提高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的产品质

量,借助标准化手段,填补行业内该方面的标准空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中国商品学会决定立项并联合江苏康

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团体标准。2025年

3月中国商品学会发布了《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团体标准立项通知,正式立项。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焦炉煤气脱硫是焦化行业煤气净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过程,对生产用户用精

制煤气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焦化以前采用真空碳酸钾脱硫,产物是硫化氢,

与石油化工企业一样可以采用硫化氢克劳斯炉技术,生产出的硫磺品质高,直接用

于硫磺制硫酸生产。因此,均可以执行国家标准GB/T2449.1-2021《工业硫磺第

1部分:固体产品》。但目前国内焦化脱硫主要采用以HPF、PDS等为催化剂的焦炉

煤气氨法湿式催化氧化脱硫工艺,是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自主研制开发、具有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具有脱硫脱氰效率高、操作简单、不需外加碱

源(以焦炉煤气自身含有的氨为碱源)等突出特点,因而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也

是目前焦化行业用于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的主流工艺。但该脱硫工艺的脱硫副产品硫

磺纯度低,无法达到GB/T2449.1-2021《工业硫磺第1部分:固体产品》的质量

要求不能用于硫磺制酸,但其质量可以满足硫铁矿制酸的要求,可实现焦化脱硫后

低纯度硫磺的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但截止目前,尚未有标准对焦化氨法脱硫技术的副产品硫磺的质量进行规范,

亟需制定标准,有效处理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的资源回收利用问题。本标准的制定,

旨在填补行业里的标准空白,推动焦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现行业节能减排及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编制过程

2025年3月,完成《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的立项。标准立项计划下达后,根

据相关文件的要求,明确小组成员工作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1—

2025年3月至2025年4月,标准编制组对国内外的相关行业、标准、科研成

果、专著等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的草

案。随后标准制定小组与相关专家经多次研究、讨论对草案进行数次修改,于2025

年5月提交《焦化脱硫副产品硫磺》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拟定

在网上公示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

制定小组将根据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进行修改后形成送审稿后,召开专家审

查会并根据审查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对送审稿进行补充、完善,完成报批稿后发布。

(四)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由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成立的标准制定小组,在广泛

调研、查阅和研究国际、国内的现行标准,结合行业现行技术痛点和空白,组织、

协调和策划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草拟和修改过程。

二、标准编制原则

(一)标准制定原则

本标准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标准编制遵循“前瞻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

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二)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部分替代硫铁矿为原料制酸的焦化氨法脱硫工艺副产品

硫磺的生产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包括外观和按产品质量等级规定的不同技术指标(有效硫含量、

水分、砷含量、铅含量)。

5、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