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XXX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docx
文件大小:16.6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2千字
文档摘要

XXX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

一、总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本校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全体教职工须严格遵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校园内得到充分的关爱与保护。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安全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法治副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明确各部门职责

德育处:负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校园欺凌、学生矛盾纠纷等问题,建立学生行为档案,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教务处: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合理安排课程和学业负担,严禁教师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监督教师教学行为,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安全处: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设施,落实门禁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班主任:作为班级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协同做好学生保护工作。

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学生心理动态。

三、保护措施

1.人身安全保护

加强校园日常安全巡查,严格管控校园出入口,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体育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校园内设置监控设备,确保重点区域全覆盖,监控录像保存时间不少于90天。

组织学生开展防震、防火、防踩踏等应急演练,每学期不少于2次,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

2.身心健康保护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天保证学生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机制,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对筛查出的重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和干预。

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合理布置作业,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3.受教育权保护

保障每一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得因学生的性别、民族、种族、家庭经济状况、残疾、学习成绩等因素歧视学生。

对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不得随意劝退或开除学生。

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确保学生学籍信息准确、完整。

4.预防校园欺凌

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校园欺凌举报和干预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及时举报校园欺凌行为。

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对欺凌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被欺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保护,必要时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依法处理。

5.网络保护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过滤不良信息,禁止学生浏览、传播有害内容。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预防网络沉迷和网络暴力。

严禁教师通过网络布置过重作业,保障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时间。

6.家校社协同保护

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联合社区、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开展法治宣传、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为家庭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建立关爱档案,定期进行走访和慰问。

四、报告与处理机制

1.学校教职工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面临危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不得隐瞒、拖延。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了解事件具体情况,在24小时内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事件,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

3.对于受侵害学生,学校要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医疗救助等必要的帮助,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二次伤害。同时,根据事件性质和情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向全体师生和家长通报。

五、监督与考核

1.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