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溺水安全演练图片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2.2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95千字
文档摘要

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主讲人: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一、溺水事件二、预防溺水知识三、溺水的原因四、防溺水倡议书

溺水事件第一部分

溺水事件一7月15日,陕西咸阳,一名12岁男孩下河捡鞋,不慎落水溺亡。据西安众诚蓝天救援队队长介绍当天8个孩子在河边一起游玩其他孩子把他的鞋子扔进河里因为捡鞋发生了悲剧。

溺水事件二7月9日,广西南宁,两个17岁男孩结伴到邕江玩水,一人踏入深水区溺亡。儿童应在成年人的带领下游泳。儿童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避免去偏僻地方的水塘。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别是在暑假,不能在没有成年人的看护下邀请好友去水塘边游泳。

溺水事件三7月7日,河南信阳,两个孩子结伴到白露河野泳,双双溺亡。由于孩子防范意识较弱,极易造成溺水事故。请家长们提升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监护,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溺水事件四2022年7月4日15时左右,抚州市抚河冬泳基地段,一名15岁男孩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安全意识也包括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敬畏意识。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去野外水域,若去,要充分研判水中风险,确认所到水域的安全,做好相应的防护。

预防溺水知识第二部分

小孩子不要常在河边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去河边玩水,尤其是带着孩子。清凉的水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但同时也隐藏着很多危险。有些大人可能觉得河水很浅,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河底可能有深坑,也可能有淤泥,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危险。河流看似平静,但实则危险重重。

野外水域暗藏风险水下乱石暗流:即使没有高度落差,当水流撞上河里的大石头和堆积的石子时,流动方向就会变化,有可能形成力量很大的暗流,甚至漩涡。警惕河底断层:多数小河的河床结构是高低不平的,河水忽深忽浅,在河里玩很容易不小心踏进深水区,发生溺水事故。

学会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不要慌张,要立即呼救,尽量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如果看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施救,要大声呼喊,寻找大人的帮助,或者拨打110、120急救电话。

什么是溺水??溺水就是人淹没于水或其她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与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与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机状态。溺水就是意外死亡常见原因之一,在我国,溺水就是伤害致死原因得第三位。

溺水的原因第三部分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会因为恐惧或焦虑而产生不适应的反应,导致他们在遇到危险时无法保持冷静,进而引发溺水。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水浪或其他意外情况,学生可能会惊慌失措,无法正确应对。

不当的水上活动学生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安全的项目,比如在深水区跳水、潜水等。这些活动虽然刺激,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和指导,极易导致意外发生,增加溺水的风险。

缺乏急救知识学生及其周围的人缺乏急救知识,当发生溺水事件时,周围的人可能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对于溺水者来说,及时的救助和急救措施是生死攸关的,缺乏这些知识可能导致溺水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社会环境影响在一些地区,水域安全设施和监管措施不足,社会对水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社会环境使得学生在水边活动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导致溺水事件的发生率上升。因此,提高社会对水域安全的关注和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防溺水倡议书第四部分

开展系统安全教育课程学校应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保证每周有固定课时。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溺水的严重后果,以真实案例视频直观呈现,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对生命的巨大威胁,还要细致讲解防溺水知识,包括如何辨别危险水域,如河流、水库、无人看管的池塘等。

组织防溺水主题活动定期举办防溺水主题班会,每月至少一次。在班会上,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溺水案例,加深对危险的认知,同时设置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情景表演,强化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运用能力。开展防溺水手抄报、征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创作过程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完善校园水域管理若校园内有水域,如景观湖、喷泉池等,要设置坚固且高度适宜的防护围栏,围栏间距要小,防止学生钻过。定期检查防护设施,发现破损、松动及时维修更换。在水域周边明显位置设置清晰醒目的警示标识,标明“禁止游泳,危险”等字样,并配以溺水危险的图案。

加强学生日常监管在课间休息、午休等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安排教师在校园内特别是水域周边巡逻,及时制止学生在危险区域玩耍的行为。对学生的请假制度严格把关,若学生请假外出,确认其去向和家长是否知晓。在放学后,关注学生是否按时离校,防止学生在校内水域附近逗留。

谢谢,thankyou!主讲人: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