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再审审申请书.docx
文件大小:19.38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6.03千字
文档摘要

再审审申请书

一、再审审申请书概述

1.再审审申请书的定义

再审审申请书是指在法律程序中,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因发现新证据、新情况或原判决、裁定存在错误,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书面申请。

2.再审审申请书的作用

再审审申请书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纠正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错误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保障司法公正。

3.再审审申请书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作出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4.再审审申请书的适用范围

再审审申请书适用于以下情况:

(1)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

(4)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为;

(5)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6)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

5.再审审申请书的提交时间

当事人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交再审审申请书。超过六个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特殊情况除外。

6.再审审申请书的提交材料

提交再审审申请书时,应当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再审审申请书;

(2)身份证明材料;

(3)原判决、裁定、调解书;

(4)新证据或者新情况的相关材料;

(5)其他与再审申请有关的材料。

二、再审审申请书的撰写与提交流程

当你发现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因为法院的一个判决或裁定而受到损害,而又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判决或裁定存在问题,那么撰写并提交一份再审审申请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你需要明确再审审申请书的基本结构。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再审的事由、事实和证据、以及具体的再审请求。

在实际操作中,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材料:收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任何可能支持你再审申请的新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包括新的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

2.撰写再审申请书:在撰写时,要尽可能用大白话,清晰地陈述你的情况和理由。比如:“我在一审时提交的证据法院没有充分考虑,导致判决不公。现在,我找到了新的证据,可以证明我的主张是正确的。”

3.详细描述事由: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详细说明为什么你认为原判决或裁定存在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发现了新证据,或者是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出现了错误。

4.陈述事实和证据:在这一部分,你要列出所有的事实和证据,这些事实和证据应当能够支持你的再审申请。例如:“在一审期间,有一份关键证据没有被法院采纳,这份证据可以证明被告并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5.提出再审请求:在这一部分,你要明确你的再审请求是什么。比如:“请求法院撤销原判决,并重新审理本案。”

6.提交申请:将再审申请书以及所有相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记得要在法定的六个月时间内提交,否则你的申请可能会被法院拒绝。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书面的清晰和条理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让法官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你的诉求和理由。此外,如果你不确定如何撰写再审申请书,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指导,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再审审申请书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当你决定提交再审审申请书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

首先,要确保你的申请是基于合法和合理的理由。有些人可能因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而情绪化,但再审审申请书不是用来表达不满情绪的,而是要有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撑你的申请。比如,你不能只是说“我不满意这个判决”,而是要说“判决中忽视了关键的证据,这导致了不公正的结果”。

其次,记得再审审申请书是要在一定时间内提交的。法律规定,你需要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超过这个时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法院通常不会受理。

再来谈谈常见的几个问题:

1.再审审申请书需要律师帮忙吗?

不一定。如果你对自己的案件很了解,也清楚法律程序,可以自己撰写和提交。但如果感到不确定或复杂,找律师帮忙是个不错的选择。

2.再审审申请书会被批准吗?

这很难说。法院会仔细审查每一份再审审申请书,只有当法院认为确实有必要再审时,才会批准。所以,你的申请需要非常有说服力。

3.如果再审审申请书被拒绝了怎么办?

如果再审审申请书被拒绝,你通常还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但要注意,每一次的上诉都需要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最后,记得在提交再审审申请书时,要保持客观和冷静,用事实说话。不要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情绪化的言辞,这样可能会影响法院对你的申请的看法。保持专业和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