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端午节放假致家长一封信.docx
文件大小:1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9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端午节放假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当艾草的清香悄然爬上窗棂,糯米的软糯裹着粽叶的芬芳弥漫在大街小巷,我们迎来了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端午佳节。值此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学校向您和家人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大家端午安康,万事顺遂!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安全且富有意义的假期,现就放假安排及相关事项温馨告知如下,期待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粽香时节,共话假期时光

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2025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共3天。6月3日(周二)正常到校上课。请家长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家庭活动,同时提醒孩子牢记返校时间,提前调整作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节后的学习生活。

二、安全防线,家校同心筑牢

(一)交通安全:守护平安出行路

端午假期,街头巷尾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为保障孩子出行安全,家长需时刻绷紧安全弦。出行前,务必与孩子约定“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让孩子的每一次外出都在家长的关心范围内。无论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骑行摩托车、电动车,家长都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主动佩戴好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为孩子树立文明出行的榜样。

教育孩子做遵守交规的“小卫士”,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拒绝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家长在出行途中也要放下手机,专注驾驶,用实际行动教会孩子重视交通安全。

(二)网络安全: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在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世界既充满精彩,也暗藏风险。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公约”,合理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随意进行网络消费,不盲目跟风购买网红产品。

教育孩子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网站,不传播虚假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警惕网络诈骗陷阱,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尤其要防范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游戏领福利等常见诈骗手段,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与网友私下见面,共同守护网络安全的“清朗天空”。

(三)防溺水安全:远离危险水域

夏日炎炎,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牢记防溺水“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同时,教会孩子“两会”技能:遇到险情时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报告;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如利用救生圈、长竹竿等工具进行救援。带孩子外出游玩时,选择正规、安全的游泳场所,全程陪伴,让孩子远离溺水危险。

(四)居家安全:警惕生活中的隐患

居家生活同样不能放松警惕。教育孩子安全用电,不随意触碰插座、电线,不用湿手操作电器;安全用火,不玩火、不携带火种,远离燃气灶、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在饮食方面,不购买路边无证摊点的食品,少吃生冷、油腻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此外,提醒孩子独自在家时,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不攀爬窗户、阳台等高处,确保居家安全。

三、文化传承,品味端午韵味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假期里,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开启一场“端午文化之旅”。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感受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情怀和高洁品格。

与孩子一同动手包粽子,体验将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裹进粽叶的乐趣,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一起编织五彩绳、绘制香囊,将美好的祝福融入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中;讲述端午挂艾草、赛龙舟等习俗的由来,让孩子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亲子时光,共享美好假期

难得的端午假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夏日的生机与活力;或开展家庭读书会、亲子游戏,享受温馨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碗筷、浇花等,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阅读、练字、复习功课,避免假期过度放松导致学习掉队。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家校携手,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端午假期,收获知识与成长。再次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与老师联系。

祝愿大家端午安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