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经济数学》课程标准.pdf
文件大小:189.5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8.42千字
文档摘要

《经济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经济数学【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商务类、外贸类及相关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74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制定依据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商务类、外贸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

它是为经济管理类、商务类、外贸类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将为今后学习专

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

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

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必须以“必需、够用”为

原则,服务于会计、物流金融管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必须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

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

服务于能力培养。

1.2课程性质与作用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级技能人才,高

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目标是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

力,相当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承担两方面的

责任:一是满足高等教育的必需,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

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的需要而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满足专业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充分利用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

在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企业培

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经济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专业课

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

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竭力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及良好数学文化

素养,使数学应用“面向大众”,注重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采用“问题解决”的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应用

能力。

(2)加强基础,更新内容,强化学生“够用”知识的掌握

降低重心,加强基础;降低起点,更新内容。降低重心就是把现有教材严密化和过分形

式化的部分进行淡化处理;加强基础就是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相对稳定的、重要简约

的数学知识充实到高等数学教材中去;降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

适当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更新内容就要让一些现代数学知

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尽快渗透到数学课本中去,将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

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删除。

(3)改革教学内容,编写适应高职学生的教材为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积极性,消

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案例”教学为

主,选题尽量紧贴现实生产和生活,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2.1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正

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济数学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对函数、微分、积分更加深入。通过学习微积分,我深刻理解了自然的规律性,并

掌握了函数,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2.掌握了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数理统计,我掌握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

方差分析等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培养了严谨的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需要掌握具体的算法和公式,还需

要具备严谨的数学思维,这对我的整个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4.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