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语文》课程标准.pdf
文件大小:205.3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8.07千字
文档摘要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类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56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

学生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继承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

解、表达和运用能力;通过应用文写作部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进入职场做

好充分的准备。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学

生职业发展服务。

(1)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设计理念,以及“活动导向、价值引导、注

重应用、提高素养”的基本思路,力求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中,实现知识、技能、态度

三位一体,语文学习、语文实践和语文能力培养合一,职业情境、职业活动、专业实践衔接,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2)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人文素质提高为目标,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

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设计,力求在知识习得、审美体验和价值引导中,

培养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奉献爱的职业情感,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能阅

读、能鉴赏、能交流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职业发展和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3)突出本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采用情景模拟、启发式、互动式、问题

式、任务驱动项目化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掌

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方

面的问题。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与评价不断提高

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评判能力,能够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

口语表达能力。

(5)突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

精神的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它有别于空洞的政治说教,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充

满了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潜移默化中提

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从而也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塑造人格,引

导学生在丰富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思想修养

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

定坚实的基础。

2.1知识目标

(1)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品。

(2)熟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作品内容,领悟作品思想内涵,增加文化积累。

(3)掌握诗歌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4)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5)掌握散文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6)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

(7)掌握小说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8)掌握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9)掌握戏剧的概念、分类与相关术语,以及戏剧剧本的特点。

(10)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11)了解有关公务文书的基本知识。

(12)熟悉通知、通报、报告和请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3)掌握通知、通报、报告和请示的写法。

(14)熟悉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5)掌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

(16)了解有关财经文书的基本知识。

(17)熟悉意向书、协议书、经济合同和招标书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8)掌握意向书、协议书、经济合同和招标书的写法。

(19)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