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指南六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设备控制处处在》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版)六年级的第一课内容。《设备控制处处在》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设备控制现象,从简单的教室设备操作到复杂的智能家居系统,再到广泛的社会应用,如交通信号灯、工业自动化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设备控制不仅让生活更加便捷,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教学内容注重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术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尤其对新奇事物和技术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有限,对于复杂的设备控制原理可能难以理解。因此,教学设计需要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故事讲述等多种方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设备控制现象的观察力和敏感度,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改善生活方面的作用。
计算思维:通过简单的设备控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理解控制流程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想象并设计简单的设备控制方案,激发创新思维。
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设备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设备控制的基本概念,识别并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设备控制实例。
难点:将设备控制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易于小学生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简单的控制方案。
5.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教室设备控制、智能家居体验等,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
动手操作: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设备,体验控制过程,加深理解。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设备控制的过程和原理。
6.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数据大侦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从早晨起床时智能闹钟叫醒你,到上学路上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再到教室里老师通过遥控器控制投影仪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被控制的?控制它们有什么意义?”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初步感受设备控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生动的动画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课主题。
环节二:控制教室里的设备(活动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教室中的可控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灯光等。示范如何使用遥控器或控制面板控制这些设备。分组让学生轮流尝试控制设备,体验控制过程。
观察老师示范。分组合作,轮流控制教室设备,记录控制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算法的存在,即一系列有序的步骤。
环节三:交流分享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一些设备(活动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需要控制的设备,如电视遥控器、手机APP控制家电等。
小组讨论,列举并分享自己使用过的设备控制实例。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通过分享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到设备控制现象的普遍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环节四:场景中人们控制哪些设备工作(活动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如工厂生产线、医院手术室、交通指挥中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是如何控制设备工作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设备控制场景。
观察图片或视频,识别并描述场景中的设备控制现象。小组讨论,设想并分享未来设备控制的新场景。
通过观察和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设备控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环节四:总结巩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设备控制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强调设备控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安全、负责任地使用这些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希望看到哪些新的设备控制技术出现,或者自己能够发明什么样的控制设备来改善生活。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回答老师的总结性问题。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未来设备控制技术的期待或设想。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课后的小作文或创意画作。
通过总结与升华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