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测试方法
标准编制说明
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测试方法标准起草组
2025年5月6日
1、标准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的测试方法,涵盖数字
代谢舱总体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刺激系统
等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
a)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的开发方、使用方和第三方检测机
构,开发方可依据此标准对平台进行自我检测与优化;
b)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使用方在采购或使用平台时,可利
用该标准评估平台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c)第三方评估以本标准为依据,为平台提供客观公正的检测服务,
保障平台在市场中的质量与规范性。
2、工作简况。
2025年5月,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标准草案经审
批予以立项。
3、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标准原则:本标准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等原则,在确定标
1
准主要内容和条款先进性的前提下,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进行
编制,力求各项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政府大模型建设实际需求,并注重
标准的可操作性。
标准内容:围绕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的核心功能和关键指
标确定主要内容。数字代谢舱总体测试方法针对基础信息采集、生理
和代谢指标监测等功能,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预期结果,以验证
平台核心功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对代
谢测量系统、设备配备、生理指标系统等方面,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
行业需求,设定量化测试指标和评分标准,全面评估平台性能。质量
控制措施测试方法针对月度质控检测、常规气体校准等环节,明确测
试要点和合格标准,保障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刺激系统测试
方法针对温度和低氧刺激功能,规定测试条件和预期结果,确保平台
在特殊实验场景下的性能符合要求。
4、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无。
5、标准在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
和依据:有无重要技术问题需要说明。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未遇到重大分歧意见,无重要技术说明。
6、与国外标准的关系:包括: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国
外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
无。
7、修订标准时,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的重大技术变化,并列出所涉及的
新、旧版本的有关章条(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废止代替现行有关/
标准的建议:
不涉及。
8、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可引用标准前言的内容),特别
是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测试方法》符合现行法律、法规
要求。
9、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
10、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
办法等内容):标准发布后,对国内外业界可能产生的影响。
《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技术要求》的发布将规范数字化人
体能量代谢监测平台的测试活动,提高平台质量和可靠性,促进科研
成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际业界来说
,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测试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
供了参考,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化人体能量代谢监测领域的话
语权和影响力。
11、标准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说明;如标准中含有自主知识产权,
说明产品研发程度、产业化基础及进程。
不涉及。
12、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