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福利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有偿劳动
B.劳动异化
C.劳动剥削
D.劳动价值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个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A.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B.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D.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6.下列哪些观点属于福利经济学?
A.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B.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C.社会福利最大化
D.市场失灵
7.福利经济学认为,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信息不对称
D.风险与不确定性
8.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A.实施宏观调控
B.加强市场监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推动产业升级
9.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社会福利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福利
B.社会福利
C.文化福利
D.精神福利
10.下列哪些观点属于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原则?
A.以人为本
B.公平正义
C.保障民生
D.全面发展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5.社会福利最大化意味着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
6.市场失灵时,政府应当完全干预市场,以保证资源配置效率。()
7.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8.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9.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0.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福利方面。()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3.分析市场失灵的常见表现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我国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如何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探讨如何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优化我国社会福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A.价值
B.货币
C.劳动力
D.生产关系
2.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其价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
A.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D.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权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5.福利经济学认为,公共物品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可分割性
D.可转让性
6.下列哪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信息不对称
D.市场竞争充分
7.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三险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