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
(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上述任务的完成意味着(B)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②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了实现③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杜绝违法犯罪④努力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如图所示,宪法与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D)
A.我国法律体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C.我们要从内心深处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D.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
3.“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这启示我们(B)
A.善于运用法律,解决所有问题
B.将法律真正铭刻到自己的内心
C.珍惜自己权益,参与法律制定
D.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4.庾某在小区散步时,被黄某家35楼抛下的矿泉水瓶惊吓、摔倒,致十级伤残。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判决高空抛物者承担赔偿责任。这则材料体现了(D)
A.法律是领导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
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唯一工具
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5.2024年1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打击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依法严惩危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秩序等方面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C)
①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杜绝违法犯罪发生③农村违法犯罪率比较高④法律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6.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规定和保障了每个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事权利。由此可见,民法典(C)
A.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B.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
C.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D.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规定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旨在(C)
①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②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④推动所有人自愿遵守民法典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如图漫画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B)
A.隐私权
B.肖像权
C.财产权
D.生命权
9.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遵循“一米线”规则(C)
①意在阻断人际关系交往②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③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④能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张先生通过某房产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2024年10月6日,张先生、房主和中介三方签订了购房合同。签订合同(B)
①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②可以完全避免矛盾和纠纷③确保当事人的合法财产不受损失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下列做法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有(D)
①购买正版软件,修改版权信息后出售②购买盗版学习资料,为家庭节省开支③学习商标法,强化知识产权意识④个人有了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下列关于违法行为和承担责任的判断正确的是(A)
序号
案例
违法类别
承担责任
①
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车,被罚款100元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②
张某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民事违法
民事责任
③
钱某因债务纠纷殴打他人,致人重任
刑事违法
刑罚处罚
④
王某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严重损坏他人名誉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3.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某,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该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