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形体美学课件.ppt
文件大小:1.01 M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提纲

什么是“美”?

美的概念

美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审美的分类: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形体美。

审美的标准:复杂性、相对性。

形体美的概念

广义的形体美常称个体美、个性美,包含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风度美,是世界万物中最协调、最均衡的美。

狭义的形体美主要指人体的外形美、身体匀称、比例和谐。

形体美分类:1、自然美;2、修饰美。

形体美的概念

形体美的标准

1、均衡。身体各部分达到恰当的比例,并符合同族、同龄人的基本特征。

2、对称。(东方审美的一大标准)五官、四肢、躯干左右对称,从正面和后面看左右两侧平衡发展。眉线、肩线、髋线保持水平。

形体美的标准

3、对比。首先达到性别对比效果,其次躯干与四肢,上肢与下肢,头身比。

4、曲线。轮廓流畅、鲜明、简洁、线条起伏,具有性别特征。女子:曲线纤细连贯、平滑流畅,显“阴柔”之美。男子:曲线粗犷刚劲,肌肉线条分明,显“阳刚”之美。

姿态美的评价

1、站姿。重点在脊柱,应做到“挺”、“直”、“高”。

2、坐姿。坐要端正、舒展、大方。根据不同环境、场合采取不同坐姿。

3、走姿。走路用腰力,要有韵律感。

科学减肥提纲

肥胖的概念、危害

一、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分布异常,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

肥胖的概念

2

2

体重参考标准

BMI分类

WHO标准

亚洲标准

中国参考标准

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

偏瘦

18.5

18.5

18.5

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增加

正常

18.5~24.9

18.5~22.9

18.5~23.9

平均水平

超重

≥25

≥23

≥24

偏胖

25.0~29.9

23~24.9

24~26.9

增加

肥胖

30.0~34.9

25~29.9

27~29.9

中度增加

重度肥胖

35.0~39.9

≥30

≥30

严重增加

极重度肥胖

≥40.0

≥40.0

≥40.0

非常严重增加

肥胖的危害

肥胖

高血压

冠心病

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糖尿病

感染

高血压

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率要比非肥胖者高。肥胖者常伴有心输出量和血容量增加,但在血压正常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有高血压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升高。高血压为肥胖症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冠心病

肥胖者发生冠心病远高于非肥胖者。

其原因有:

①体重超过标准,引起心脏负担加重和高血压;

②肥胖者多喜欢吃油腻食物,进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冠心病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使血液粘度增加,血凝固性增加,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及冠状动脉栓塞;

④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同时肥胖时体重负担增加,也是促进冠心病产生心衰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

研究表明,肥胖者因糖尿病而死亡者比正常体重组明显增高为38.3%(男性)及37.2%(女性)。肥胖症患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4倍于非肥胖成人。肥胖常为糖尿病早期表现,中年以上发病的Ⅱ型糖尿病者约有40%~60%起病时和早期有多食和肥胖。

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由于肥胖、消化功能及肝功能紊乱,高热量饮食、油腻食物及脂类代谢紊乱,使胆固醇过多达饱和状态,而发生胆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其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1倍。胆石症可发生胆绞痛,继发感染时出现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有68%~94%的肥胖症病人,其肝脏有脂肪变性,过半数肝细胞有脂肪浸润者占25%~35%。

肥胖者的肝脏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比正常者高。

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感染

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肺炎发生率较高。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引起皮炎,皮肤疖肿、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发生率也高。有报告阑尾炎发生率为正常人2倍。

感染

在急性感染、严重创伤、外科手术以及麻醉情况下,肥胖者应激反应差,往往病情险恶,耐受手术及麻醉能力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

二、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

肥胖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精神心理问题患者肥胖症的发生是多因性的,饮食习惯与食量过多是重要原因。性格内向、喜静、运动不足的多具有发生肥胖的可能性。

有人发现当情绪波动时有74%的肥胖症患者食量增加,而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