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香与歌声谈通感的妙用.docx
文件大小:25.6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5页

“清香”与“歌声”——谈“通感”的妙用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荷香的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的“清香”是凭嗅觉感受的,而这香气的断续,气味的浓淡,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但作者却移之以听觉感受的“歌声”,用“渺茫的歌声”比“缕缕清香”,把嗅觉形象转换成了听觉形象,突出了清香的幽远徐缓、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特点,这样就生动形象多了。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

钱锺书先生在《七缀集》中的《通感》一文中说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舌、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