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测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文化苦旅》的作者是谁?
A.巴
B.余秋雨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B
2.《文化苦旅》中,作者通过对哪座石窟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辉
煌?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麦积山石窟
答案:C
3.在《道士塔》中,将大量敦煌文物卖给外国探险家的道士是?
A.王圆箓
B.丘处机
C.张三丰
D.葛洪
答案:A
4.作者在《阳关雪》中,借古阳关抒发了对什么的感慨?
A.历史变迁
B.自然风光
C.美食文化
D.现代科技
答案:A
5.《文化苦旅》中提到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A.私人藏书楼
B.皇家宫殿
C.寺庙建筑
D.园林景观
答案:A
6.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时,认为都江堰的建造者比长城的建造者更伟大,这位建
造者是?
A.李冰
B.商鞅
C.吕不韦
D.管仲
答案:A
7.《文化苦旅》中,作者以哪个城市为例,探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苏州
答案:D
8.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余秋雨所著?
A.《文化苦旅》
B.《山居笔记》
C.《千年一叹》
D.《围城》
答案:D
9.《文化苦旅》中,作者通过哪篇文章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A.《道士塔》
B.《莫高窟》
C.《青云谱》
D.《白发苏州》
答案:D
10.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什么?
A.经济基础
B.政治保障
C.灵魂
D.科技力量
答案:C
11.《文化苦旅》中,作者认为哪个古代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郑国渠
答案:A
12.下列哪句话不是出自《文化苦旅》?
A.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B.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
答案:C
13.《文化苦旅》中,哪篇文章以江南小镇为背景,探讨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A.《江南小镇》
B.《西湖梦寻》
C.《风雨天一阁》
D.《白发苏州》
答案:A(注:虽原文未直接提及“江南小镇”为具体文章名,但根据题意推断为类
似主题文章)
14.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通过哪篇文章表达了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思考?
A.《都江堰》
B.《青云谱》
C.《风雨天一阁》
D.《宁古塔》
答案:D(注:原文未直接提供,但根据科举制度相关思考可推断)
15.下列哪项不是《文化苦旅》中的主题思想?
A.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B.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C.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答案:C
16.《文化苦旅》中,哪篇文章以西北边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背景?
A.《莫高窟》
B.《沙原隐泉》
C.《阳关雪》
D.《都江堰》
答案:B
17.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通过哪篇文章表达了对古代书法的赞美?
A.《青云谱》
B.《道士塔》
C.《笔墨祭》
D.《风雨天一阁》
答案:C(注:原文未直接提供,但根据书法相关赞美可推断)
18.下列哪篇文章不是《文化苦旅》中的篇目?
A.《道士塔》
B.《莫高窟》
C.《白鹿原》
D.《阳关雪》
答案:C
19.《文化苦旅》中,哪篇文章通过描绘一座古城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文化遗产
的深刻思考?
A.《沙原隐泉》
B.《风雨天一阁》
C.《白发苏州》
D.《宁古塔》
答案:D
20.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文化的力量?
A.软弱无力
B.坚韧不拔
C.虚无缥缈
D.稍纵即逝
答案:B(注:根据文化力量正面描述推断)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文化苦旅》中,作者通过哪些文章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深情厚谊?(多选)
A.《道士塔》
B.《莫高窟》
C.《青云谱》
D.《白发苏州》
答案:ABCD
2.下列哪些作品与《文化苦旅》属于同一作者?(多选)
A.《山居笔记》
B.《千年一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