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ontime趣事多主动探究促思维
【摘要】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增设的Cartoontime是以猫Sam和老鼠Bobby为主人公的一系列funnystory。故事幽默简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特别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此板块为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与提升阅读理解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笔者充分发掘文本资源,就如何从插图、留白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课文插图留白主动探究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Cartoontime是拓展性趣味阅读板块,主要功能是通过以小老鼠Bobby和小猫Sam等卡通人物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这一板块也呈现了下一单元的主要句型。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一板块的故事既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也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表演的剧本,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除此之外,本板块中还有很多留白部分,给师生留下了想象与拓展的空间,充分利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这一点,笔者以激趣为手段,借助大量的图片信息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其感知文本幽默之处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一、“引”——激活已知
Cartoontime部分的第一个插图通常是单元语篇基本信息的流露,以“What”“Who”“Where”为主要线索,通过叙述或对话激活学生已知,使其初步感知文本主题,为后续理解作铺垫。
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2Anewhouse单元中,首个插图中学生能获知以下信息:BobbyandSamareintheplayground.Thereisaswing.此时,笔者试图让学生演一演,学生便用到了前两个单元的Therebe句型,文章的主题playontheswing被揭开。笔者首先与学生交流各自玩秋千的过程和体验,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与大家进行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后续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领”——厘清脉络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一层层地剖析文本,通过设疑、验证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其中原委,厘清文章脉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生词、生句等阅读障碍,这恰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好时机。通常教师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引领学生走进故事,了解发生过程并体会人物的情感。学生比较熟悉这样的处理方式,他们可以在读、演中感受卡通形象的幽默之处。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课堂实践也发现:强烈的信息差使学生思维更具张力,故事本身也显得灵动起来。
笔者设计过这样一节课:五年级上册Unit4Hobbies的Cartoontime部分,第一幅图Billy的表情与最后一幅呈明显的差异,于是将两幅图出示给学生,并抛出问题:Whatdoyouknowfromthispicture?笔者带领学生充分发掘图片信息,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既能描述人物的状态,也能体会其happy和sad的心情。紧接着笔者让学生演一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感情。从like到dontlike的过程一定发生了不少故事,也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此时追问“WhatdoyouwanttoknowaboutBilly?”再合适不过。果然,学生纷纷举手并提问:“WhatsthematterwithBilly?”“Whathappened?”对故事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读一读故事。任务设计可以分层,泛读的时候学生只会抓住关键信息hole,此时教师须带领学生完善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便于学生开展朗读、表演、复述等活动。
三、拓——深入发掘
译林版英语教材有一个特点,即一些内容的编写呈现出一种意犹未尽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所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的活动中来。
(一)围绕主题,续编故事
比较典型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单元中的Cartoontime板块,主人公Bobby与Tina谈论母亲节的时间、活动以及礼物,让妈妈过了一个非常开心、幸福的母亲节。而Dad在文本中的最后一句追问“IsthereaFathersDay,too?”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为学生后续的语言运用埋下了伏笔。因此笔者借助这个结尾,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探讨关于父亲节的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运用已学内容与同伴进行互问互答,还可以生成更多新的资源,在情感态度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爱父母的感情。
又如,五年级下册Unit3Askingt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