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运动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与定义
二.常见物理量与图像
三.基本公式梳理
一.基本概念与定义
直线运动:运动的描述&质点的直线运动
质点: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没有大小、没有体积的物体(点)
→理想模型(抓主要矛盾)(小球、轻绳、光滑平面、轻杆、轻弹簧、点电荷、场线、
etc)
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用作对照的物体。
(如无特殊规定,一般选地面)
参考系:参照物/一系列参照物
参照物及其附带的坐标系
运动:物体/质点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的现象
平动90%(各点相同)转动10%(各点不同)
直线运动:轨迹是直线段(长度有限)的运动
两个端点:起点:初位置
终点:末位置
Q1:如何描述?
一样吗?哪个大
位移:描述运动的多少
字面意义:位置的移动
严格意义: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大小:该有向线段的长度
方向:初→末
位移与路径/过程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Eg.1
||||||
?==1?=′=0?==2=2
方向由A→C,向右无方向/任意方向方向A→B,↓
Q:s=2m=2=6.28==3.14
这些是什么呢?
路程:物体(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与过程有关,用s表示,无方向)
位移:?(结果)有方向(矢量)
路程:s(过程)无方向(标量)
||
结论:?≤
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有单位):几乎=向量·物理单位
????????
例:?、?、?、、、、()、()、???、?高端理解
标量:有大小、无方向(可有正负)
例:t、T、S、m、V、I、W、E(能量)、P(功率)、Q
易错:t(时刻).S(距离/面积)(皆需按照题意要求)
Q2:只描述空间变化,足够了吗?
时间:时间间隔,标量,由大小长短,无方向(段)
时刻:时间刻度,非标非矢,无大小长短(点)
时间&位移.共同描述运动:时空连续体
(时)(空)
★★★点状段状
大难点:瞬时量&过程量
(状态量)(累积量)
区分标准:是否可以对时间累积能→累计,否→状态
Eg2.判断鉴别一下物理量属于哪种
sTmv
位移路程温度质量速度
√√×××
疑惑:T不可以吗?慢慢加热
M不可以吗?慢慢长胖
V不可以吗?慢慢加速
答:不可以,可累积的不是T、m、v,而是△T、△m、△v。
结论:1.“了”→累积,“是”→状态
2.句型:早上……,中午……,晚上……,所以今天……
3.乘t/带△是累积
明白这个有什么用呢?极其重要,影响深远
彻底理解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