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绘”声“绘”色巧用绘本.docx
文件大小:39.9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77千字
文档摘要

“绘”声“绘”色巧用绘本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绘本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走入阅读天地。本文简述了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浅析了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策略阅读习惯

彭懿在《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指出:“阅读绘本,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我们的世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力,发展情商和智商;还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经验,学会观察和思考图画的能力,迈入艺术的门槛。”可见,绘本理应成为少年儿童的好伙伴。

一、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

绘本又称图画书,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资源,与传统书籍中的插图不同,绘本以“图”为主,“文”为辅。“图”和“文”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叙述故事内容、表达故事情感的任务。一本图画书至少包括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优秀的绘本充满童趣,图画精美,文字考究,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生动,能够激发儿童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儿童从绘本阅读中提取信息,在阅读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推测故事的发展,可以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绘本中规范有趣的语言、大胆奇妙的想象无处不在,可以很好地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有利于其想象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发展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处于萌芽状态,对图画的敏感度比对文字的敏感度高很多。他们可以通过绘本的直观图画,结合思维,转化为对外界的认知,绘本非常符合该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是其阅读的重要资源。

二、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现状

绘本起源于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西方的家庭阅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传播到中国的时间只有几十年。目前,绘本以其强大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和教师认识到了它对学生阅读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所以,他们纷纷加入到了推进绘本阅读的队伍中来。教师努力将优秀绘本带进课堂,家长利用优秀绘本进行亲子阅读。不过,大部分人甚至包括一些语文教师,都认为绘本就是图画书,内容浅显,没有“营养”,就是给不识字的学龄前儿童看的。这种错误的认识,使绘本这一宝贵阅读资源的阅读价值没有被深度发掘出来。日本的河合隼雄在《绘本之力》中指出:“绘本并不只是给儿童的,绘本是给所有人的。”可见,绘本无论是对于儿童,还是成人,都是有阅读价值的。目前,针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可小学阶段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就比较少。笔者认为,绘本应成为学生阅读的最重要资源之一。

三、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语文新课标,结合绘本的特点,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策略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应用,而并非孤立使用。

(一)朗读品图,认识绘本

有的绘本是诗歌体的,还有的绘本是抒情式的,往往图画意境深远,语言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反复”的音韵美感,适合训练学生朗读、品图赏析的能力。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大多数绘本也是没有注音的,学生拿到绘本特别想知道里面的内容,此时,教师便可以绘声绘色地将绘本读给学生听,学生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看着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走进绘本,感受绘本传递出来的幽幽意境。在学生大致了解了绘本内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和解读、分享图画,进一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培养自身的良好的语感,在品图中也可以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丰富情感。

如绘本《晚安,月亮》就非常适合通过朗读来品味。这本书散发着一种宁静的美好,书中的每一幅图的画面都十分温馨,文字均以“晚安”开头,小兔子说的第一句话是“晚安,房间”,接着说“晚安,月亮”,然后,小兔子继续跟“跳过月亮的母牛”“灯光”“红气球”“小熊”“椅子”等分别道“晚安”。故事的最后,配上房间里灯光熄灭的图片,小兔子要入睡了,它道出了最后一声晚安:“晚安,所有的声音。”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该用一种轻柔的声音来朗读,让学生感受绘本所传达出自然和谐之美,教会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二)角色扮演,體验绘本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对话语言生动,十分适合学生进行表演创作。在师生朗读绘本之后,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个性、语言、神情及动作等特点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入自己的想法对绘本进行演绎,深层次地体验绘本,这也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表演欲望。

如绘本《逃家小兔》就可以让学生来扮演“小兔”和“兔妈妈”的角色。在表演对话时,学生可以加上自然的肢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