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下微信订阅号应用于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探索与研究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后,“互联网+”的概念为大众所熟知,并引入到各行各业,大量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研究传统的教育体制与其相结合,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信息化教学更是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1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行顶岗实习,但是随着院校的招生规模
的不断壮大,学校面临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由于企业提供的岗位数有限,不可能一次性接收大批量的实习生,这就使得学生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不同岗位的情况较多,人员较为分散,而学习的教师资源又是有限的,很难把握每一位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情况,使得管理难度加大。这种分散的实习情况,会产生学生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不及时,老师不能及时对学
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指导和反馈等问题,从而降低了顶岗实习的目的。
1.2我国目前虽然有在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方面应用互联网,但大多都仅仅是对实习生基本信息的录入、查看等静态管理,相对来说较为被动,并不没有把互联网远距离传输信息的特性应用到管理当中。老师不能通过该管理系统了解到学生的实时动态,学生也不能利用该系统向不在身边的指导老师请求帮助和指导。这种动态管理的缺失就导致了实习过程中的交流不及时,使得实习效果明显降低。
1.3对于职校开展顶岗实习工作而言,及时掌握目前最新的企业分布情况、行业分布情况以及岗位分布情况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这些信息收集并不集中,保留的文件、资料都较为分散,并没有定期、及时的整理和统一管理,使得学校开展实习管理以及处理学生就业问题的效率并不高。
1.4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实习地点分散,距离学校距离较远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管理并不及时,也不能做到实时监管学生的实习情况,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较为懒散,从而使得顶岗实习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学生实习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的好坏。同时它也影响着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用微信订阅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同时具有管理、监控和互动沟通的特点的管理体系。这样就能解决院校、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学生四者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信息不流通等问题。由于我国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对互联网的运用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信息发布的层面上,许多数据仍然是靠人工收集、计算、统计之后,在录入系统当中公布出来,这就使得学校的信息管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许多管理工作都没办法及时开展,为此,我们通过微信订阅号,就能降低管理成本,避免人工计算、统计方面会出现的失误,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在线交流等手段,解决实习过程中交流沟通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微信订阅号的建立,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得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也更加科学。
2微信订阅号的功能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基于智能终端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即微信。微信英文名称叫webchat,其具备跨通信运营商以及跨操作系统平台,进行视频、语音、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通讯的功能。微信作为一种通讯服务平台,同时也是互联网接入通道,并且可准予第三方进行功能拓展。在微信平台诸多优点中,它的普及性、高效性、便捷性,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管控带来了契机。
并且微信平台所需要的终端设备即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十分方便随身携带。手机的便捷性使得其几乎适合大部分的工作环境,因此几乎对大多数行业而言,都极为方便参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携带到实习场所。作为通讯平台,微信为平台内的实习生提供了即时性沟通优势。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一旦实习生在面临困难,可随时利用微信平台实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微信平台也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与平台中的其他学习者进行问题探讨、交流的机会。此外,微信平台也为教学内容的实习形式提供了便利,实习的要点或是教师的指导意见可以是一段文字、一段声音,也可以是一段教学视频。
微信平台在企业顶岗实习上的具体应用可划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来辅助指导老师进行管理。实习前的应用主要包括实习前期安排和实习内容预习这两方面。指导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将与企业顶岗实习有关的学习资料如实习大纲、实习教学重点、常见实习问题以及实习考核重点等内容发布在平台上,为实习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顶岗实习提供方便。并可利用微信的通讯功能,在群内抽检实习学生对这些资料的学习情况。实习中的应用则是方便学生利用微信签到、记录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并与老师就实习中各项事宜及时沟通。利用这些功能,实习指导老师利用平台检查学生签到情况,及时了解实习学生出勤情况。同时对实习学生通过微信发送的支持请求,实习指导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微信一对一答疑
解惑,或是群体指导。实习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