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级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年制).docx
文件大小:1.42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45万字
文档摘要

职业学院

2023级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年制基本框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网络新闻与传播

专业代码:5601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历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3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2—6年

四.【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分析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新闻传播大类

(56)

新闻出版类

(5601)

新闻业和出版业

(86)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64)

记者

(2-10-01)

编辑

(2-10-02)

其他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2-10-99)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网站建设与管理、新媒体编辑、新媒体影视制作、新媒体设计、新媒体策划与运营

新媒体运营、数字媒体交互设计1+X技能等级证书;Adobe系列认证证书

培养岗位与职业能力

序号

培养岗位

岗位描述

职业专门能力

对应课程

1

★新媒体编辑

新媒体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内容策划、稿件、组织、加工、拍摄、剪辑管理的专业人员。

新媒体新闻撰稿、文案策划、脚本创作、活动组织、图文处理、新媒体影像设计与内容生产。

创意写作、软文写作、新媒体制作技术、网络新闻采访与写作、网页设计、摄影基础、新闻摄影。

2

★新媒体影视制作

新媒体影视拍摄制作,完成各项拍摄类项目。包括短视频、网络直播、媒体宣发、广告、产品、新闻、活动等的拍摄与制作等。对拍摄的图片及视频进行后期美化处理。?

新媒体视频、网络电影、微电影、电视摄影摄像以及影视广告、短视频、网络直播拍摄与制作。

动态影像技术、数字摄像技术、影视剪辑技术、影视调色技术、视频后期制作、影视录音技术、新媒体短视频创作、摄影基础、新闻摄影。

3

新媒体设计

新媒体领域中的数字媒体设计、图形图像设计、界面UI设计、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视觉设计、形象包装与宣传,推文的内容制作。

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电子出版物、媒体、图形与图像、界面、交互设计。

新媒体制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文信息处理、网页设计、数媒品牌设计与管理。

4

新媒体策划与运营

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

能够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

新媒体运营、网络推广、品牌运营设计与管理、线上线下活动策划、媒体活动内容策划与设计、运营数据分析。

创意写作、软文写作、新媒体制作技术、数媒品牌设计与管理、新媒体推广与营销。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新媒体产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优秀动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闻出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的记者、编辑、其他新闻出版及文化工作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新媒体编辑、新媒体影视制作、新媒体设计、新媒体策划与运营等岗位工作的“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合作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吃苦耐劳,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把握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并与自身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具有前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

具备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理解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的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的人文方法,了解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会使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遵循人文精神,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清楚地认知科学技术对社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