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课件_【第8章】 微格教学的评价.pptx
文件大小:2.45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15千字
文档摘要

01;一、反馈信息及时全面;二、理论实践科学结合;三、相互交流、促进提高;四、改革发展现代课堂教学;02;诊断性评价:指导教师和学员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如理论学习研究、技能观摩讨论、相互听课、角色扮演等,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学员的课堂教学特点及基本技能运用程度有了一定认识。

形成性评价:在微格教学的评价阶段,通过具体的系统性评议讨论,指导教师和全体成员努力开发对这个过程最为有用的各类证据,探寻并记录下形成这些证据的最为有用的方式。;指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比较的、易操作的,并尽量注意相互间的独立性。;三、微格教学评价记录量表;03;指导教师准备好小组角色扮演的录像资料和各项技能的评价记录表。

在定性评价的同时,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学员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记录量表,在每一评价项目旁边的对应等级处划上“√”。

最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小组评议情况和定量结果进行小结,书写评语。;在采用分等评价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位学员在微格教学实习前要了解每项技能的要点。

2.每位学员在观摩微格教学片断前要阅读有关技能的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评价内容。

3.在观摩评价过程中,对微格教学片断中没有涉及的项目以评中间等级为宜。

4.不必将各个项目的等级相加,因为它们没有相加性。;1.填写统计表格2.统计运算(详细过程请见书本);三、统计程序设计;04;“2+2”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是由美国的爱伦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爱伦博士在华援教的几年中,帮助内地师范院校就师资培训模式研究和开展微格教学培训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并逐步加以完善。

经过爱伦博士和众多中国教育工作者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2+2”确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方法。;指导性的评价目标则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咨询和帮助,即通过指导性的评价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指导者应让被指导者接受自己:

首先与被指导者建立合作关系。

其次使被指导者意识到指导教师是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而非挑毛病的;

还要确立任何人的教???都需要改进,而且都能够改进的观点。;1.指导者需要做到善于发现被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方面。

2.指导者要善于发现被指导者教学中最需要和最容易改进的方面。;操作方便,过程简单是“2+2”教学指导最主要的特点,其指导思想是教学指导不应为过程所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能集中主要的精力于教学改进。

A: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方面:B:还需要改进的方面:

1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