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微生物习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关于“干扰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文缩写IFN
B、对病毒具有特异性
C、不是细胞持续合成的
D、抗病毒的机制是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作用到临近的其他正常细胞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干扰素对病毒的作用不具有特异性。干扰素(IFN)是细胞在病毒感染等刺激下持续合成的。其抗病毒机制是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作用到临近的其他正常细胞上,使其具有抗病毒能力。
2.关于纤突叙述错误的是()
A、纤突位于囊膜表面
B、纤突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C、纤突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
D、纤突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嗜性
E、纤突与病毒的致病性无关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纤突是病毒囊膜表面的结构,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可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嗜性,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所以选项E叙述错误。
3.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宿主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病毒在宿主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不能自身复制
D、病毒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E、囊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或核膜作为囊膜成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无法观察到病毒,所以选项D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自身复制,在宿主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不能合成蛋白质,选项A、B、C正确。囊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或核膜作为囊膜成分,选项E正确。
4.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结构是()
A、核体
B、芽胞
C、鞭毛
D、胞浆膜
E、细胞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芽胞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是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结构。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胞壁主要起保护和维持细菌形态的作用;胞浆膜具有物质转运等功能;核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所在部位,这些结构都不如芽胞耐热。
5.与病毒囊膜特性或功能无关的是()
A、介导病毒吸附易感细胞
B、保护病毒核酸
C、为病毒复制提供遗传信息
D、对脂溶剂敏感
E、具有抗原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毒囊膜的功能包括保护病毒核酸、介导病毒吸附易感细胞、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对脂溶剂敏感、具有抗原性等。而病毒复制的遗传信息由病毒核酸提供,与囊膜无关。
6.空斑试验中空斑的形成因素()
A、病毒感染细胞融合
B、病毒增殖
C、病毒死亡
D、病毒感染细胞脱落
正确答案:D
7.隐性感染是指()
A、动物已经感染病原但未有临床症状
B、动物在即将感染病原前的状态
C、动物已经感染病原并有临床症状
D、动物未感染病原也未有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动物已经感染病原但未有临床症状符合隐性感染的定义。选项B即将感染病原前不是感染状态;选项C有临床症状是显性感染;选项D未感染病原不符合隐性感染概念。
8.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间歇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血清培养基不耐高温,采用间歇蒸汽灭菌法既能达到灭菌目的,又能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巴氏消毒法主要用于牛奶等的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流通蒸汽灭菌法不能保证完全杀灭芽孢等。
9.煮沸消毒法时,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的浓度及其能提高的沸点是()
A、0.1%~0.2%,105℃
B、0.3%~0.5%,107℃
C、1%~2%,105℃
D、3%~5%,10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到105℃。这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提高煮沸消毒的效果,同时提升了液体的沸点。
10.测定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mm
B、nm
C、μm
D、cm
E、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纳米(nm),1nm=10??m,病毒极其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所以测定病毒大小的单位是nm。
11.朊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糖蛋白
C、蛋白质
D、核酸
E、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所以朊病毒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2.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
A、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