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教案 第7课 养成优良的劳动品质.pdf
文件大小:1.43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8.19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养成优良的劳动品质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掌握主动劳动和诚信劳动的要求

(2)了解合作劳动的意义

(3)掌握提高合作劳动能力的途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最美劳动者”杨敏的先进事迹,学习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优良品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了解马永生院士的先进事迹,学习他脚踏实地的劳动品质,争做时代先锋

教学重点:主动劳动和诚信劳动的要求,合作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提高合作劳动能力的途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什么是主动劳动”(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你认为小邓具有主动劳动的品质吗?为什么?

案例导入

(2)你赞同小洪的做法吗?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主动劳动、诚信劳动和合作劳动的相关内容

任务一主动劳动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们除了要做好分内之事,还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进行劳动。需要注意的是,主

动劳动所倡导的不仅仅是主动承担劳动任务,更重要的是尽心尽力完成劳动任务。

一、主动承担劳动任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积极主动参加劳动”(详见教材),并讲解新知

传授新知主动承担劳动任务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劳动品质。大学生既要欣然接受劳动任务,积极主动参加劳动,

正确对待“苦差事”和“分外事”,也要乐于帮助他人完成劳动任务。

(一)欣然接受劳动任务

大学生应该欣然接受劳动任务,将其看作个人成长、成才、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不应将其看作一种负

担。养成欣然接受劳动任务这一良好习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1)当被要求参加劳动时,你是会欣然接受,还是会婉言推辞或者断然拒绝?

1

(2)你是否只接受对自己有益的劳动任务?

(3)养成欣然接受劳动任务的习惯,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二)积极主动参加劳动

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劳动。

真正理解积极主动参加劳动的深层含义,即责任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的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仅不会争强好胜,而且能够对劳动任务负责。

(三)正确对待“苦差事”和“分外事”

【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苦差事”和“分外事”的?

【学生】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苦差事”是指难度大而报酬低或辛苦、枯燥的事情。“分外事”是指自身责任范围之外的事情。在日常

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