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
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4
2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4
3培养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4
4养成优良的劳动品质2
5掌握生活劳动技能4
6参加校园劳动实践2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
8开展服务性劳动2
9维护劳动权益4
机动2
合计32
课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一)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劳动的类型和价值
(2)理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认识古代中国在农业科学和天文科学方面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
(2)通过学习“最美志愿者”邵书琴的事迹,培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劳动的类型和价值,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介绍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新课预热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加强劳动教育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学生通过
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能够正确认识劳动,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
劳动观念,进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聆听、思考、记录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为什么要劳动”(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你认为小朱的抱怨有道理吗?为什么?
案例导入
(2)劳动对个人和社会分别具有哪些价值?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